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8485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 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邱吉尔逝世五十周年近五十本书读懂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想要增进对邱吉尔这位“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英国人”(BBC于2002年进行的英国民众调查结果)的 理解,究竟应该如何在浩繁书海中取舍抉择?YOU HAVE ENEMIES?GOOD. THAT MEANS YOUVESTOOD UP FOR SOMETHINGSOMETIME IN YOUR LIFE1965 年1月24日,一代伟人丘吉尔黯然离世,与他曾经 竭力守卫的英国民众作别。今天,2015年1月24日,正是丘 翁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在他生前,与之相关的文章著作,已是 蔚为大观,在他身后更是汗牛充栋。那么,作为中国读者的

2、我们, 想要增进对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2002年BBC英 国民意调查结果)的了解,究竟应该如何在浩繁书海中取舍抉 择?丘翁本人著述自然是不能不读的。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繁 多,早在1898年身为年仅二十四岁的随军记者之时,就出版了 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边疆战争的一个小插曲,次年又根据 亲身经历写成河上战争。之后,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萨伏 罗拉:劳拉尼亚革命故事(1900 )、记述非洲战争的伊恩汉 密尔顿的进军(1900 )以及我的非洲之行(1908 )。这 些作品,都有助于我们了解丘翁的青年时代。或许丘翁早年作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1906年为父亲所 作传记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书中

3、不无炫耀地记述了丘吉 尔家族的政治勋业。与之性质相同的,是1933年至1938年间 完成的马尔巴罗公爵四卷本传记马尔巴罗:他的生平和时代。 这位著名的公爵是丘翁的祖先。出版于1930年的我的早年生 活:不断奔波(江苏人民出版社曾于1998年9月推出康文凯、 蒋倩译本)好评如潮,丘翁对此也极为满意,他晚年回忆时说, 这本书是“我以往写的一部最好的书”。随后出版于1932年的 随想与奇遇谈到了他对重要政治问题的态度和想法,回顾了 他所经历的某些重大事件,如“塞德奈街之战”和“与克列孟梭 在一起的日子”。那篇重要的长文画以遣心(Paintingasa Pastime )也写于这一年,后来出了单行本。

4、此文对我们了解丘 翁的精神世界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述及丘翁的文章,大约都会提到五卷本第一次世界大 战回忆录(有南方出版社2002年吴良健、刘立、刘精香、王 翼龙、王铁生、高卓等译本及译林出版社2013年重版)与六卷 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有南方出版社2003年吴万沈等 译本及译林出版社2013年重版),本文自不能外。魏文帝典 论论文中的名言“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 两部书是完全当得起的。如果丘翁懂中文,说不定也会以他那一 贯高傲的口吻来一句:“某平生功业,尽在于斯。”不过,虽然 二战回忆录为丘翁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真正能彰显他的 博雅的,还是四卷本英语民族史(有南方出版社200

5、4年出 版的薛力敏、林林译本)。据说,在诺曼底登陆前夕,丘吉尔曾 就登陆计划写了一封短札给军情局人员:“你为什么要在这儿用 intensive ?这里用intense才对!你应该好好读读Fowler的英 语用法词典。”(葛传椝著英语惯用法词典序)Fowler的 英语用法词典就是大名鼎鼎的TheKingsEnglish,而英语民 族史正是以KingsEnglish写下的关于KingsEnglish的源流 演变之书。中译再怎么努力,也是难以传递个中精髓的。要全面、深入了解丘翁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即便是他本 人的著述,至多反映某些方面而已。英国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Company从

6、1983年起陆续出版了丘吉尔的官方传记, 共有皇皇八巨册,每一册均厚至一千三四百页,事无巨细地描写 了丘翁波澜壮阔的一生,或许由于卷帙太过浩繁的缘故,尚无中 译本。以光荣与梦想为国人所熟知的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 Chester )也曾经推出广受读者欢迎的丘吉尔传TheLast Lion,可惜由于作者去世,这部原定为三部曲的传记只完成了前 两部,第三部由作家PaulReid续成,共厚达三千余页,似乎也 没有中译本。篇幅较为适中的丘翁传记,有三部值得推荐:亨利佩林(HenryPelling WinstonChurchill ( Wordsworth , 1974)、马丁吉尔伯特(M

7、art in Gilbert ) 的 Churchill : ALife (HenryHoltandCompany , 1992 )、诺曼罗斯(Norman Rose )的 Churchill:TheUnrulyGiant ( TheFreePress ”1995 ) 以及伊安伍德(IanS. Wood )的 Churchill ( St .Marti ns Press , 2000 )。前三种传记,都已分别有了中文译本:丘吉 尔(亨利佩林著,沈永兴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1 月最新修订本)、丘吉尔传(“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系列”, 马丁吉尔伯特著,马昕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版)以

8、 及丘吉尔传(诺曼罗斯著,李家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年7月版)。值得一提的是,马丁吉尔伯特是丘翁生前的助手 之一丘吉尔官方传记前两卷也由他来撰写这部出自他手的丘 吉尔传,不妨视作官方传记的简化版或曰浓缩版,权威性自不 在话下。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曾赠送李克强总理五部 人物传记,这部传记赫然在列。接下来介绍的西方相关著述,都将优先考虑中译。弗朗索瓦凯尔索迪所著巨人之情:戴高乐与丘吉尔(周 以华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以二战及战后约二十五年为背 景,详述了戴高乐与丘吉尔近五十年间的先后三十多次会面,其 中涉及的英法两国间矛盾,尤为耐人寻味。乔恩米查姆所著罗 斯福与丘吉尔(韩长

9、青等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则重点 关注了二战时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关系,乍者还区分了两位领袖不 同性质的友谊:有的出于个人感情,有的则出于政治目的。书中 弓I用了罗斯福的秘密情人露西拉瑟弗德未曾公开的信件、帕梅 拉丘吉尔哈里曼的个人档案,以及与两位领袖都有交往的几位 古稀老人的采访记录。此外,张宗保、王松、蒋仕民所著蒋介 石与丘吉尔(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丘吉尔和蒋介 石的关系为线索,开究民国时期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值得留意。丘翁长期追随者的回忆录,也陆续出版了不少,如沃尔特亨 利汤普森著保镖揭秘丘吉尔(马基闯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西莉亚桑德斯著丘吉尔的早年生活(马

10、永刚、 岳凤梅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以及追溯丘吉尔:温斯顿丘 吉尔旅途记趣(作者被译为“西莉娅桑蒂斯”,刘欣、巩向 飞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伊利艾贝尔著哈里曼回忆录: 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吴世民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早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已推出“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研究所编译组译本,三联书店1978年译本更名为特 使: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查尔斯麦克莫兰威尔森著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袁履庄、谭震华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8年)、汤姆希克曼著丘吉尔的保镖(武立波等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年)等。其中,丘吉尔的早年生活 是丘翁外孙女西莉亚桑

11、德斯对他的回忆,书中收入大量丘吉尔 与亲人及他人的书信、日记、手稿等。追溯丘吉尔则是桑德 斯和丘翁女儿玛丽索姆斯重访丘吉尔一生旅程的记录,书中所 收丘吉尔的照片、旅途路线图、丘吉尔的绘画等都弥足珍贵。哈 里曼回忆录作者伊利艾贝尔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 长、著名记者,他根据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W.艾夫里尔哈里 曼的笔记、备忘录、函电稿与其他文件及口述写成此书,记述了 哈里曼在二战期间及战后(1941-1946 )出使英苏两国的亲身经 历,与丘吉尔的交涉是书中重要内容。前面提到的威尔森所著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曾披露丘 吉尔在晚年任期内身患重病,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威尔森 的记述,丘翁患有心

12、脏病、动脉硬化、运动性失语症、脑病等。 但真正长期困扰丘翁并最终将他击垮的,根据丘吉尔的黑狗 (安东尼斯托尔著,邓伯宸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版)一书所言,其实是忧郁症丘翁称之为“黑狗,这也是 他自己的绰号,而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恰恰也长期罹患忧郁 症。虽然在被称为“摄影界的伦勃朗的著名摄影家优素福卡什的镜头之下,丘吉尔做出“一副斗牛犬式的凶狠表情”,但 这不过是一种刻意的表演,目的在于向世人展现决心与意志,事 实上,失落、忧郁、绝望这些负面情绪,从来都与丘翁如影随形。 历史学家戴维库柏斯(DavidCoombs ) 2003年出版的温斯 顿丘吉尔的绘画生涯(SirWinston

13、ChurchillsLifeThrough HisPaintings , ChaucerPress )与 2004 年出版的温斯顿丘 吉尔:生平及画作(SirWinstonChurchill:HisLifeandHis Paintings , RunningPress )中就提到,自四十岁拿起画笔以 来”丘翁靠了业余时间不停作画”才得以不时从抑郁中挣脱出来, 体味生之愉悦。他的女儿玛丽索姆斯1990年出版的画家丘吉 尔(WinstonChurchill:HisLifeAsaPainter, HoughtonMifflin )也说,正是绘画给了丘吉尔勇气,让他借以排遣心中的 抑郁。丘翁曾感慨说:

14、“如果不是绘画给我的精神支持,我恐怕 活不到今天。几本书合起来读,才能体会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既然说到绘画,最后再介绍两本有关丘翁生活趣味的书:与 丘吉尔共 餐桌上制订政策(DinnerwithChurchill :Policy-MakingattheDinnerTablez PegasusBooks z 2013 )及成为丘吉尔的艺术(ChurchillStyle:TheArtofbeing WinstonChurchill , AbramsImage , 2012 )。前一本书系统 介绍了丘翁对雪茄、美酒、美食的爱好,作者是对丘翁生平颇有 研究的资深记者西达史德泽(CitaStelzer );后一本书则专攻 丘翁的着装,将他喜欢穿的衣服鞋帽研究了个遍,作者是作家巴 利辛格(Barry Singer),开了 一间专卖丘吉尔本人以及与丘吉 尔相关著作的书店。可惜的是,这两本书,包括戴维库柏斯关 于丘翁绘画生涯的著述,都没有中译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