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7977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SM-ZD-49318顶板事故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审核:批准: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顶板事故预防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

2、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施工前均要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正 确确定工作面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 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4. 因为没有端头支架,存在个别综采工作面未使用端头 支架。支护采用单体柱木梁套棚加抬棚混合支护。预防端头 冒顶措施:加强端头支护,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保证一梁四柱,10 20m范围内一梁三柱,抬棚沿工作面架设,排 头架要抬住小棚。严格按规程回柱放顶打好戗柱。进、回 风巷铺顶网,控制顶板。当顶板压力增大时,要增

3、加单体 柱,增加支护强度,再加大木梁厚度,保证顶板支护效果。加强端头支护管理,要保证单体柱的支护效果,确保支护 单体柱不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加强端头压力观察, 发现压力增大或周期老顶来压,及时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 果。5. 井下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特 别是安检员要重点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 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安全调度台并采取措施或下令停 工撤人。6. 加强金属支护、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 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的梁柱,保证每根都有良好的工 作性能。7.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提高优良品率。8. 坚持矿压观测与顶板监控、 分析,

4、掌握顶板活动规律,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9. 各采煤队在开采上分层时,要研究并掌握初次来压步 距与周期来压规律,密切注意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预兆,提 前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工作面大面积冒顶,避免发生重大伤 亡事故。10. 回采工作面的初次开采,过老窑、空巷、局部破碎带、 断层、冲刷带、陷落柱,过煤柱、冒顶区或托伪顶开采时, 都必须制定专门措施。第#页/总11页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11. 回采工作面必须及时拉架、回柱。控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冒落时,要停止生产,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进行 处理。12. 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不准空顶作业,工作面必

5、须使用临时支护。13. 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巷道开口、贯通、开帮挑顶、架设抬棚等零星工程时,要制定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4.仓房回采时,开切眼压力大,底鼓、片帮、顶板下沉严重,维护困难时,首先考虑加大煤 柱尺寸,增强承压能力;在仓房回采过程中压力大,随采随 冒时,要将采仓的尺寸缩小,控制住顶板后,再按作业规程 作业;严禁人员进入仓内空顶下作业。15. 维修井巷支护时,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刷大或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护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 有人员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护时,必须由外向里 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撤掉支架前,应先加 固临近工作地点

6、的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不完工 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拆除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 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撤换支架的工作 应连续进行,如果不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 封帮,确保工作地点安全,倾斜巷道维修时,必须停止行车。 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并严禁上、 下段同时作业。坡度较大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16. 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报集团公司总 工程师批准。17. 修复旧巷时,必须首先进行通风, 检查瓦斯,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1.5%, 井下空气成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的要求时,方准进

7、行修复工作。18. 顶板管理工作由技术室具体负责。19. 上、下安全出口,两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支护的管理方法:(1 )分层工作面进风巷,使用好端头支架。(2 )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20. 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办法:(1)加强直接顶初次垮落及老顶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组织业务科室人员现场跟班,指挥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直至初放结束。(2)在顶板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完好达到作业规程之规定,使支架处于良好的支护状态。(3)在顶板来压期间,凡是工作面片帮的地点及时拉超 前架,使顶板处于最小控顶距。21、20xx年综采、综掘面必须配备使用必要数量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包括顶板离层指示仪、锚杆拉力仪

8、、力矩 扳手、单体柱压力监测仪、微表、圆图仪、锚索张拉仪、退 锚机。仪表、仪器安装使用地点,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由技 术室负责。施工队组设专人负责管理。22. 严禁空顶作业的管理方法:(1)在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中必须明确如何维护顶板, 严禁在空顶下作业。(2)锚喷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必须打超前锚杆控制顶板。(3) 炮掘架棚巷必须使用前探梁进行超前支护,放炮前 要有防崩倒装置。(4) 综掘巷道要使用托梁器托钢梁进行临时支护,掘锚 第#页/总11页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一体化巷道采用机组自身支撑顶梁临时支护。(5)在开口或贯通前,架棚巷道要先在主巷架设抬棚, 抬棚必须

9、有三保险。锚网支护巷道应当补打锚杆锚索维护顶 板。(6) 要加强对空顶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追究 其事故责任。23. 选用锚杆支护的管理办法:(1)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 构,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鉴定,符合设计要求。(2 )锚杆的安装应符合操作标准。(3) 锚杆锚固力除按规定定期检查外,还要不定期进行 抽查,发现有达不到要求者,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制定相应 措施。(4)巷道掘进过程中,要先打超前锚杆或其它临时支护 进行维护,严禁在空顶下作业。(5) 巷道如遇顶板破碎或地质构造区,可缩小锚杆排间 距,并可使用挂网,喷浆联合支护,同时要加大检查力度。(6)对锚杆支护巷要定期

10、检查支护效果,经常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制定补充措施。(7) 对锚杆支护的排间距、锚杆角度、锚固力、预紧力、 联网质量要经常进行检查,严禁为图省事,偷工减料而违章 作业。(8) 对锚喷巷道的喷体厚度和强度、顶板离层情况加强 检查,并有检查记录。24. 锚杆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 )每20m 必须进行一次可锚性试验,采用$ 20*2000mm 的高强螺纹钢锚杆,用一支350mm长的快速 锚固剂,锚杆锚固力达到85KN即为可锚,小于85KN即为 不可锚,必须采用架棚支护或棚索网支护。(2) 定期进行井下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每次不少于3 根,如果发现锚杆实际锚固力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必须对锚固参数进行

11、调整和修改。(3)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须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抽检,抽检指标为顶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 ,帮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在其周围200mm 的范围 内补打合格锚杆(4) 掘进时形成的巷帮超宽或片帮超宽时,应及时处理, 可采用加长钢筋托梁和补打锚杆的方法进行补强。(5) 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变化程度,调整 支护参数或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如采用锚索加固或缩小 排距。(6 )掘进过程中,每隔 30-50m 在顶板安装1个离层 指示仪,观察围岩移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掘 进,撤出人员,并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同时报告有关领导,以 便采取相应措施。(7)

12、顶板铺网时,要求拉直拉紧,网间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用双股18#铁丝按不大于 300mm 的间隔连接牢 固。(8)张拉锚索时,每次使用要两人协作, 张拉油缸时应 与钢绞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加压后,工具锚卡住钢绞线方能松手,并用8#铁丝将千斤顶绑上顶网上。操作人员要避开张拉缸轴线方向,以保证安全。(9 )张拉时,发现不合格锚索,必须在其附近300mm的范围内补打合格锚索第#页/总11页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25. 锚杆锚网支护的其它技术和方法按煤矿锚杆支护及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发生冒顶时的处理措施1. 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 区域

13、,并向调度室汇报,通知有关领导。2. 发生冒顶事故后,班长应立即点清人数,发现有人被 埋、压、堵时,要尽快探明冒顶区的范围和被埋、压、堵截 的人数及位置,积极组织抢救。3. 发生冒顶事故后,要对冒顶区电缆、设备及有可能发生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停电。4. 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时,可 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压、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并派专人检查该处的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5. 在处理冒顶事故时,应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周围的支 护,消除进出口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必 要时可以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6. 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块,但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堆积状态,清理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受伤遇险人员。7. 处理大面积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制订专门的安全技 术措施。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 terprise第#页/总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