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27432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研究[文献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管理系别:商学系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班级:N112学号:2011451090944学生姓名:韩耀东指导老师:蒋懿一、前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薪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潜能的挖掘。 如何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提高组织效益, 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便成了现代关乎每个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若能拥有优秀的员工, 并且充分、 有效地激励员工的潜能, 就很可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激励却存

2、在着严重的缺陷, 大体表现在总体薪酬水平过低、 薪酬结构不科学、 对长期利益的忽视。 往往是优秀的人才流失,目前不能留住人才成为了国企对于外资企业竞争的短板。 因此,实施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 促进员工提高自我与企业共同进步, 达到企业长远利益与个人利于捆绑在一起成为了眼下国企的必修课。二、主题部分(一)国外研究状况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西方企业薪酬管理受到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能够实现对经营战略的配合,完成企业所要求的各种不同的目标。运用效用理论优化薪酬激励计划一文中提出对于不同人员使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要五个层次理论, 人类需求为不同的类别。 作为一个低水平的工资

3、,只能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保障需求状况, 仍然是一个绝对的原则。低工资的公司, 即使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也难以留人。 高层次人才, 工资较高但如果缺少培训的发展机会,但仍缺乏吸引力。(plan for grant-funded faculty, Academic Medicine 2004(79):P652-660)管理策略变化的发展一文中提到使得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薪酬差异要显得明白,在企业中责任越大的人他所获得的薪酬报酬也应该更多。企业应该对每个员工都有一个规划, 在不同的职位,不同的工作上都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 爱尔兰 Kelly,Ciaran.Change Management Ex

4、ecuting Strategies for(二)国内研究状况1、薪酬的定义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薪酬总额相同支付方式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所以,如何实现薪酬效能最大化,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一文中指出: 薪酬不但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自身的价值 , 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 , 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 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 , 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 , 成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员工期望通过积极表现 , 努力工作 , 一边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 另一边争取薪酬

5、的晋升。 在这个过程中 , 员工可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由晋升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 , 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创造性。这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 又能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 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才有回报 , 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雷军乐,樊延华, 2006)谈薪酬与薪酬激励一文指出: 薪酬作为组织的关键战略领域, 影响着组织吸引求职者、保留员工及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确保员工最佳表现的能力。 薪酬在组织的运营成本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一个平衡性的方案必须兼顾两个方面: 一方面确保薪酬能够吸引、 激励和保留员工;另一方面保持组织在市场上有竞争性的成本结构

6、。 (邱真,肖静, 2007)企业激励机制中的薪酬设计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关于薪酬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薪酬是指个人获得的以工资、 奖金及以金钱或实物形式支付的劳动回报;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的报酬非经济性的报酬,经济性的报酬如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和假期等, 非经济性的报酬指个人对企业及对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关于薪酬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通常可以将薪酬分为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三大部分, 也可以将薪酬分为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 金钱报酬、非金钱报酬。通常在薪酬的构成中固定不变的部分是向企业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 ; 可以变动的部分与员工绩效相关 , 随员工绩效而

7、变化 ; 另外一部分则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和服务。 (曹小妹, 2007)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者激励薪酬设计一文中指出:激励薪酬就是业绩薪酬经营者薪酬实施的前提是业绩考核。在企业内部开展业绩评价的关键在于从企业的长远角度考虑它们的经济利益, 能够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反映经营者对其业绩增长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业绩时, 既要考虑经营者以往的经营业绩, 又要考虑企业间相对业绩的绩效评价思想。(谈晓英, 2005)简论全面薪酬管理一文中指出薪酬是指员工因对组织,企业提供劳动或劳务而得到的报偿, 是员工因完成工作而得到的内在和外在的奖励。它不但包括直接的货币形式和可转化为货币的其他形式,还包括较舒适的

8、办公室, 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较多地参与决策, 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及较好的发展机会等难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形式。 以市场的角度来看, 薪酬就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市场形式;从分配的角度来看, 薪酬就是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的回报。(李成文, 2005)2、薪酬激励作用我国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问题探讨一文指出: 企业能够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并认可其所做出的努力。 员工会把自己所得的薪酬与其他人的薪酬进行比较, 进而判断企业对自己重视程度, 从而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 薪酬在吸引、 保留和激励员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企业的薪酬设计合理, 部做到公平, 同时在市场上又具有竞争力, 优秀的员工就不会因

9、为薪酬方面的问题离职和跳槽, 并能够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这就要求企业在薪酬设计过程中, 必须在岗位评估、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等方面体现科学、公平、激励、经济、竞争及合作等特点。企业的薪酬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薪酬关系, 可以打破地区、行业、企业与部门的界线,使人力资本正常流动,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 ( 石廷安, 2009)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 自从组织科学产生以来, 薪酬就成为组织激励其成员的重要回报手段。 越来越多的调查资料显示, 组织成员薪酬满意度的提高是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 提高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 进而使组织保持良好绩效的主要

10、因素。因此 , 研究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对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苟毅飞 ,2006)3、企业薪酬存在激励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国有企业在薪酬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已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不满意度加大进而导致优秀人才不断外流,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企业集团薪酬制度激励机制探析中指出:企业各子公司之间由于经济效益不同 , 员工薪酬和福利待遇差很大 , 时常出现企业集团内部频繁向同一经济效益较好的子公司跳槽的现象。 薪酬制度制定缺乏公平性工不同酬企业集团薪酬体系的制定通常站

11、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 , 常常忽视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 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 薪酬制度中福利待遇对员工激励性低企业集团薪酬制度中的福利待遇设计通常采用“箩筐法” , 虽然这样能保证员工享有同期同行同级应享受的福利待遇 , 但是某些福利待遇的发放并没有起到本质性的激励作用。 (朱永永,罗迎五,柳成珍, 2007)薪酬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误区及其矫正一文中指出:我国企业对薪酬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工资等物质激励的层次上, 其实工资只是薪酬构成中的一部分 , 只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薪酬激励还包括很多内在的东西 , 但是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工资这单一的激励方式 , 对员工的各种需求

12、不加以区分。因此 , 这种制度对年轻的 , 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可能会起到作用 , 但对事业小有成就的员工来说 , 作用并不明显。(李新民,吴金卫, 2006)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研究一文指出薪酬激励缺乏长期性。 在我国经营者的收入大都由工资加奖金构成 , 或者年薪制。激励的重点是当期的经营业绩。在这方面的激励近年来普遍有所提高。 工资是固定的 , 能够起到保险作用 , 但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 不能随经营者的行为变化而变化。 奖金的灵活性较高 , 它基于当年的经营状况 , 有刺激作用。但是企业并购、 重组及长期投资等给企业的影响是长期的 , 其效果 35 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 而当

13、年表现出来的是费用多收益少。如果没有相应的长期激励 , 就可能诱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而损害出资人的根本利益。(邵光,苏云成, 2005)中小组织的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探讨一文中指出:激励措施有许多问题像是单一不科学, 激励措施不到位, 缺乏适应个体需求, 特别是核心员工需求的激励方式中小组织的管理者多凭个人的主观判断, 对员工进行激励, 却收不到激励的预期效果。许多中小组织员工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员工利益得不到很好保障。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体系和操作规程, 组织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激励。 缺乏对组织管理及人才的重视在中小组织, 高层管理者往往对市场和有关政策法规知之甚少, 在日

14、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基本凭经验进行管理决策;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需求和重视,虽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在内心深处却更加相信经验。 (张爱琴, 2009)我国薪酬管理现状浅析一文中指出:企业的薪酬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薪酬是以物质保健为主 , 不是较全面的涉及激励的各方面,缺乏长远的激励。企业的薪酬形式不够齐全企业的薪酬是以工资为主, 结构比较单一 , 缺少其他的激励形式。企业的薪酬水平不够合理, 薪酬管理理念落后薪酬管理方法陈旧企业仍采用较陈旧的以计划经济的观念为主的管理理念, 薪酬的形式为简单的奖励和扣罚,缺少精神鼓励 , 不能真正的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想改变现状, 就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 .

15、( 张雷, 2006)4、薪酬激励的措施(1)绿色薪酬制度企业薪酬制度发展新方向绿色薪酬制度一文中指出所谓 “绿色薪酬制度” , 即是首先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组合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 , 然后针对个体员工以员工为中心, 强调薪酬度身定制和多样化的一种薪酬制度。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多种新问题, 将得到较好的解决。因为绿色薪酬制度是结合企业的发展, 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薪酬组合变得越来越灵活 , 使得薪酬管理的激励功能得到了大限度的发挥。这样薪酬管理这个“球”就真正转动起来, 从而推动整个组织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种设计冲破了传统理论的禁锢 , 使得薪酬球体理论得到了切实的应用与发展。( 汪慧玲,金晋哲, 200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