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54251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九套试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一)一、选择题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地方)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

2、、示范性)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实质教育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示范法)特点。二、填空题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

3、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三、简答题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

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答: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答: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创办业余党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教育基地。四、论述题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

5、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 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二)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是我

6、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各科教学活动)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清末)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古代社会)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

7、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答: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

8、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

9、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

10、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三)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

11、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十四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教育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

12、职业的时间早)。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瓦根舍因)。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1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二、多选题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

13、部分是( )。 A.认知领域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C.课程结构的更新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

14、分支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D.以短期为主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A.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E.广域课程三、名词解释 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

15、、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