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5325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和地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和地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和地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和地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图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学生姓名年级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课时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梳理七年级第一章内容,并查漏补缺经纬网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一、地球的学问1、地球的外形: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章球体。现实例子:见船消逝在海平面。先船体消逝,后桅杆消逝。 不规章球体的生疏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大事是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外表积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二、地球仪的学问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3、

2、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外形长度方向纬线和纬度圆与赤道平行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渐渐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经度半圆连接南北极点 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09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字母表示北纬 N,南纬S东经 E,西经W重要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最长的纬线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 180的经低纬度:030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W、160E纬线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南北回归线:N、S南北极圈:N、S西半球:160E18020W 东半球:20W 0160E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应用 例:90 60 30B15A0A 0C

3、B15C 303060(图一)图二A,A,B,B,C,C,1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图三图四甲:,、(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带乙:S 、W 、(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带答案:图一 A0, 60W B30S,75W C30S,0图二 A0,30WB30N,60 C30S,60E图三、图四 甲:, 、(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带乙:、(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带二、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一天昼夜更替

4、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南极上空:顺时针地转偏向力公转 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四周。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以下图:22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1) 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 是日,时间是月日,此时太阳直射。是日,时间是月日,此时太阳直射。是日,时间是月日,此时太阳直射。是日,时间是月日,此时太阳直射。4、五带的划分完成以以下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略,请绘制 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略,请绘制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的特点

5、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清楚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例题: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由于 A. 地球的外形造成的C.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2.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B. 观看者的位置造成的D.观看者的错觉造成的A、0和 180之间B、20E 和 160W 之间C、20W 以西到 160ED、160E 以西到 203. 人们总是在东方迎来拂晓的曙光,在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由于地球 A.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B.自东向西绕地轴旋转C.自南向北绕地轴旋转D.自北向南绕地轴旋转4.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分界限,南通地区纬度大约为北纬32 度,

6、位于五带中的 A. 热带B. 南温带C. 北寒带D.北温带5. 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安排起居和作息时间,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天天C. 24 小时小时6. 中纬度地带的纬度数范围是 -30B. 3060C. 90答案:31略 2是秋分日,时间是 9 月 23 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冬至日,时间是 12 月 22 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春分日,时间是 3 月 21 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夏至日,时间是 6 月 22 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 略例题:1、A 2、C 3、A 4、D 5、C 6、B三、地图的学问1、地图的根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的学问:比例尺的公式

7、: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例:在 1:2023000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 2cm,实际距离是千米。3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答案:40 千米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反之则小。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比例尺的大小表达出地图内容的具体程度a. 如图幅一样,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具体,准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洁,准确度低。b. 假设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一样,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洁。c. 规律:大

8、范围地区的地图多承受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项选择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例 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以下比例尺比较适宜的是 A、1:202300 B、1:1000000 C、1:30000D、1:3000000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状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例 2:ABC左图中A 点在B 点的方向 C 点在A 点的方向B 点在C 点的方向利用指向标推断方向。例:左图中ABA 点在B 点的方向C 点在A 点的方向CB 点在C 点的方向利用经纬网定方向。a. 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 区分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

9、正南正北。B 区分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的各点为正东正西。b. 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 判别南北极:依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 区分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依据自转箭头指始终区分东西方向。例 2:A0 30CB左图中A 点在B 点的方向C 点在A 点的方向40B 点在C 点的方向20右图中甲点在乙点的 方向, 乙点在丙点的 方向,丙点在甲点的 方向。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生疏,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44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记。甲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A海

10、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A 是相对高度B 是海拔乙B海 平数值大小: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宽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局部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格外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坡度缓。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外形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渐渐上升盆地

11、或凹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弯曲时,假设凸出局部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假设凸出局部指向高处表示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 (示意图如下)A 处为 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海拔上升 100 米,温度下降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绘小河,推断小河流向。例 3 读右图答复:(1) 和坡度较陡的是;(2) 和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并绘出河流流向;3C 和D 的相对高度是。55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例 4 读左图答复:(1) 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2) 甲、乙、丙、丁最适宜修建坝址的是

12、 答案:2 例 1:C3、例 1:A 点在B 点的正西方向;C 点在A 点的东南方向;B 点在C 点的西北方向 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 点在A 点的西南方向;B 点在C 点的正西方向。 例 2:A 点在B 点的西北方向;C 点在A 点的东南方向;B 点在C 点的西南方向。甲点在乙点的正西方向;乙点在丙点的正北方向;丙点在甲点的东南方向。5 例 3 :123200 米 例 4:1山顶 鞍部 陡崖 山脊2丙66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作业:.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5000 千米,假设按 1 厘米代表 500 千米的比例尺绘制地图,那么图上的距离应是A5 厘米B10 厘米C15 厘米D20 厘米.步行做一日来回的野外考察,以下哪种比例尺的地图不适用 A1:1000B1:10 000C1:100 000D1:1 000 000.假设在一张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画四个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应当 A都指向图的上方B都指向图的下方C都指向图的中心D都指向图的四周.以下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