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5135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2022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水乡什么多?船多。千条渠,万条河,千条船,万条船,河塘一个连一个,白帆片片像云朵,处处绿水扬清波。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什么多?桥多。水乡什么多?歌多。东一座,西一座,千首歌,万首歌,东南西北千万座,大船小船装满歌,出门就要把桥过。唱咱水乡新生活。1水乡的_多,_多,_多,_多。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_。(千条渠;万条河;河塘一个连一个;飘满湖面飘满河)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A.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B.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

2、个理由。_2.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斜,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晚,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句诗中可以看出。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是按照由及的顺序来观察的。主要写了 .四种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3. 古诗阅读。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古诗并回答问题。赠 花 卿锦城丝管日纷纷,。,人间能得几回闻。(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人们常用诗歌的哪两句来赞赏精美的音乐和文字?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夏日

3、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人杰:亦:鬼雄:。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怀?()A.爱国主义。B.英雄主义。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6.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古诗夜书所见。2这首诗写的是(秋 春)季的景色?3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4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5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6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7. 读古诗,完成题目。绝句两个黄

4、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解释加点词。(1)千秋雪:_(2)泊:_2写出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3绝句第一、二句勾勒的是动态画面,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之情。8.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 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88读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回顾(1

5、)望天山门是代诗人所写,古诗描述了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个比喻句是。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的赞美之情。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10. 精彩回放。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你能根据诗句的意思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吗?看谁的想象最丰富,最有创意!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两

6、岸青山相对出,。2.你还记得李白或苏轼写的哪首诗,请选一首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我喜欢的原因是:11. 课内阅读。清明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等习俗。3诗句中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B.随心所欲C.摇摇欲坠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书所见萧萧,动客情。挑促织,夜深篱落。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_的氛围。4“

7、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3.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充古诗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季节)的景色。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14. 古诗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佳节: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代大诗人_的作品。全诗抓住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的感情,诗中“_”一句道尽了万千游子客居他乡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