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482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教案2 苏教版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材内容展示】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1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第一节已学)2以氢原子为例,简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法电子云。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电子层2原子轨道3电子自旋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所遵循的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2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3轨道表示式【教学内容选取建议】1.建议补加“电子的运动特点”。2.一定要

2、充分利用实验室以前保存的电子云演示仪、轨道模型等,避免抽象理论的枯燥无味。3.对各电子层包含何种原子轨道(形状)及其轨道的个数(伸展方向),是一难点,教材是以“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告知结论,学生难于很快、透彻理解。所以最好能设置问题情景、步步引导、归纳规律,以讲细、讲透。如s轨道呈球形而不是圆形,p轨道的三个垂直的伸展方向等,否则将很难理解后面要学的轨道杂化和共价键形成问题。再如:第n电子层包含n种原子轨道、n2个轨道、最多容纳2 n2个电子,数字规律:1、2、3、4电子层或该电子层原子轨道种数,1、3、5、7、各种原子轨道的轨道个数,2、6、10、14各种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数,1、4、9、16

3、各电子层中的轨道个数,2、8、18、3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4.关于轨道的能量高低的比较,建议在学习小标题2中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之后,接着将小标题3中的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提上来讲,这样既使能量高低问题学习完整,又可在下一课时有较多的时间学习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书写。5.在练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书写的同时,顺便提及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和简单离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的书写。6. 对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教材所讲不明确,应告诉学生以教材后所附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外围电子排布为准。至于“原子实”概念应强调内层 电子达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电子排布式原子实+

4、外围电子排布式,如Br Ar3d104s24p5 (溴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4s24p5),对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最好不要写成原子实形式,若要写,也不能写成Na+ Ne Br- Kr,而应写成Na+ He2s22p6 Br- Ar3d104s24p67. 在学习了Cr的电子排布式的3d54s1半满能量低之后,最好能将教材P19信息提示中的“全空、半满、全满能量较低”作为洪特规则特例提过来讲。这样也便于完整知识体系。8. 课标中有这样一条要求:“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所以尽管教材中将“焰色反应、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放在“拓展视野”,我还是建议应该把它放在正课中学习。

5、9.建议补充:当电子填充时应按轨道能量高低顺序,而当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时应按先外层后内层顺序失。如:FeFe2+ 失的是4s2 、Fe2+Fe3+失的是3d 6 中的一个电子。必要时应解释:失电子仍然要按电子的能量由高到低失,尽管轨道能量4s3d(因为钻穿效应),一旦当3d轨道上填充电子后,由于它对4s电子的屏蔽作用,使4s电子的能量高于3d电子。同理也解释了填写电子排布式时不要写为:Fe 1s22s22p63s23p64s23d6的问题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一课时)思考1.核外电子质量小带负电荷,运动范围小,速度快,是否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电子在核外运动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2.科学家是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电子在核外运动的?3.关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你现在已经知道哪些规律?一、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特点:1.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空间作应不停止的运转。不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2.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好像代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子云图中

7、小黑点的疏密表示_,成_关系。3.(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不同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不同,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3)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4)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5)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思考(1)我们已经知道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子分层排布即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又是怎样运动的?能量一样吗?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为什么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8、(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一)电子层:分层依据:能量的较大差别;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或离核远近的不同。(二)原子轨道思考写出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氖原子第二电子层的8个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能量都一样吗?它们运动的区域一样吗?量子力学研究表明:这8个电子从能量上分为两组。一组有2个能量相同的电子,另一组有6个能量相同的电子。其中2电子组中的电子的能量略低于6电子组的电子的能量(指单个电子的能量)。这是什么原因呢?展示 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图。思考(1)该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2)各电子层上电子的运动区域的形状是否一样?分别是什么形状?(3)第二电子层上的运动区域

9、有无相同形状?但是否在同一方向上?(4)已知该原子是镁,且每个区域都是由两个电子形成,请从立体空间角度设想一下第二电子层上在什么方向上还会有两个电子?为了描述电子在某一层中运动区域的形状和伸展方向的不同,科学家引入了原子轨道。1形状同一电子层也可以有不同的原子轨道,电子运动区域形状的不同决定轨道的类型。第一电子层:只一种形状球形对称,所以就只一种类型轨道,用s表示,叫s轨道,记作1s。第二电子层:有二种形状,所以有二种类型轨道。分别是:(1)球形对称,记作2s。(2)纺锤形(或哑铃形),用p表示,叫p轨道,记作2p。第三电子层:是否看出其中存在明显的规律,试着写一写。有 种形状,决定有 种类型

10、轨道。(1) ,记作 ;(2) ,记作 。(3)复杂形状,用d表示,叫d轨道,记作3d。第四电子层:有 种形状,决定有 种类型轨道。(1) ,记作 ;(2) ,记作 。(3)复杂形状,记作 。(4)复杂形状,用f表示,叫f轨道,记作4f。第五电子层:有 种形状,决定有 种类型轨道。(1) ,记作 ;(2) ,记作 。(3)复杂形状,记作 ;(4)复杂形状,记作 。(5)复杂形状,用g表示,叫g轨道,记作5g。2伸展方向相同形状的原子轨道还可有不同的伸展方向,伸展方向决定该种类型轨道的个数。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1个轨道。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所以p轨道含3个轨道,分别记作:p

11、x、py、pz。d轨道有 个(这其中也存在明显的规律,试着写写)伸展方向,即d轨道含 个轨道。f轨道有 个伸展方向,即f轨道含 个轨道。练习: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目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数目可容纳电子数1228318432n2n23.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nf。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2s3s4s ; 2p3p4p5p; 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x = 2py =2pz 。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看P13图,填写下空1s2s2p3s3p_。介绍一种能级图易画好记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12、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说明自左而右、自上而下,轨道能量依次递增。(三)电子自旋:电子不仅在核外空间不停地运动,而且还做自旋运动。电子的自旋有两种状态,通常采用 来表示电子的不同自旋状态。电子自旋并非像地球绕轴自旋,只是代表电子的两种不同状态。思考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是由哪几个方面决定的?电子层、原子轨道(包括形状和方向)、电子自旋。 知识小结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一、电子的运动的特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一)电子层:1、2、3、4、5、6、7,K、L、M、N、O、P、Q。(二)原子轨道:s、p、d、f(g、h、i)1形状:s球形,p纺锤形,d、f轨道较复杂2伸展方向:s1(轨道数目)p3(px、py、pz)d5f73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类型及数目:见教材P12表格4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规律:nsnpndnf1s2s3s4s2px=2py=2pz教材P13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三)电子自旋:用“”、 “”表示。巩固练习1教材P12问题解决12教材P12问题解决23教材P16、54S轨道形状是 ,p轨道形状是 。5第3电子层有 种原子轨道,有 个轨道;第4电子层有 种原子轨道,有 个轨道;第n电子层有 种原子轨道,有 个轨道。6将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按轨道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1s、3d、4s、2p、5f、6d、7s、4p、3s、5s、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