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检修规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4596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泵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泵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泵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泵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检修规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泵检修规程.精品文档.泵的检修规程(49页 3.1万字)目 录一IH、IS(R)型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 二SIG(IG)型管道离心泵检修规程三YQB型滑片泵检修规程 四Y型离心油泵检修规程五CB型齿轮泵检修规程 六ZW6/7型空压机检修规程 七PSA变压吸附式制氮机检修规程 八浮子式码带液位计检修规程 一IH、IS(R)型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 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IH系列单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如输送泵房的输送泵及罐区部分收底泵的等。1.2 结构简述IH系列单极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密封圈、机械密封、支架和底座等部件组

2、成。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料,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1.3 技术性能IH系列单极离心泵的主要性能表:转速1450r/min2900r/min吸入口直径(mm)506580100125150200506580100125流量(m3/h)6.312.5255010020040012.52550100200扬程(m)52053212.550205020802012550125电机功率(KW)0.5540.55110.75111.518.55.55518.590371602.2223555.5751113245160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

3、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额定能力。2.3 设备及环境2.3.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2.3.2 基础及底座整洁,

4、外表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2.3.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3.1.2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3.1.3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3.1.4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1.5 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3.1.6 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3.1.7 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

5、壳及零件。3.2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现 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泵输不出液体1. 注入液体不够2. 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3. 吸入高度超过泵的允许范围4. 管路阻力太大5. 泵或管路内有杂质堵塞1. 重新注满液体2. 排除空气及消除漏气处,重新灌泵3. 降低吸入高度4. 清扫管路或修改5. 检查清理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1. 吸入阀或管路堵塞2. 叶轮堵塞或严重磨损腐蚀3. 叶轮密封环腐蚀,间隙过大4. 泵体或吸入管漏气1. 检查,清扫吸入阀及管路2. 清扫叶轮或更换3. 更换密封环4. 检查,消除漏气处电流过大1. 填料压得太紧2. 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发生 摩擦 1. 拧松填料压盖2. 检查原因消除机

6、械摩擦轴承过热1. 轴承缺油或油不干净2. 轴承已损伤或损坏3. 电机轴与泵轴不同心1. 加油或换油并清洗轴承2. 更换轴承3.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泵振动过大或有 杂音1. 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直线上2. 泵轴弯曲3. 叶轮腐蚀磨损、转子不平衡4. 叶轮与泵体摩擦5. 基础螺栓松动6. 泵发生气蚀1. 校正电机与泵体同轴度2. 校直泵轴3. 更换叶轮,校正静平衡4. 检查调整,消除摩擦5. 紧固基础螺栓6. 调节出口阀,使之在规定的性能范围内运转密封处漏损过大1. 填料磨损2. 轴与轴套磨损3. 泵轴弯曲4. 动、静环密封端面磨损、腐蚀或划伤5. 静环装配歪斜6. 弹簧压力不足1. 更换填料2.

7、 修复或更换磨损件3. 校直或更换泵轴4. 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动环或静环5. 重装静环6. 调整弹簧压缩量或更 换弹簧3.3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a 泵内发出异常声响;b 泵突然发出剧烈振动;c 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d 泵突然不出料。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12361224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4.2.1.2 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4.2.1.3 检查轴承及油路,更换润滑油(脂)。4.2.1.4 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4.2.1

8、.5 消除在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渗漏。检查及紧固各部螺栓。4.2.1.6 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检修机械密封,修理及更换零件。4.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4.2.2.4 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4.2.2.5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4.2.2.6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4.2.2.7 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4.2.2.8 检查或校验压力表。4.2.2.9 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4.2.3 大修4.2.3.1 包

9、括中修内容。4.2.3.2 更换叶轮。4.2.3.3 更换泵轴。4.2.3.4 泵体测厚、鉴定;做必要的修理。4.2.3.5 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4.2.3.6 除锈防腐。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拆卸准备5.1.1 切断电机电源,关闭离心泵的进、出口阀门,排净液体及轴承箱内的润滑油,防止发生安全事故。5.1.2 拆除电机地脚螺栓,联轴器安全防护罩,脱开联轴器,拆卸离心泵进、出口法兰连接螺栓及泵地脚螺栓,将泵运到检修车间(或现场)进行解体修理。5.2 解体拆卸5.2.1 轴封的拆卸将泵体双头螺栓的螺母拆掉,卸下泵盖,固定泵轴,拆掉叶轮螺母,拆下叶轮、键等,拆下机械密封压盖或填料压盖法

10、兰的紧固螺栓,对于机械密封,应将轴套和密封转动件一起抽出。5.2.2 泵轴的拆卸拆下泵端半联轴器,拆下轴套,防水圈,拆掉前后轴承压盖,用锤将轴敲出,拆下轴承锁母(或长环),拆下轴承。5.2.3 零件检查检查所有零件的磨损情况,对损坏或超差的零件进行修复式更换,检查叶轮和泵体,泵盖的耐磨环(又称口环)的间隙,如超出可按以下值进行修复式更换。口环直径(mm)7575110110200200320新零件的间隙值(mm)铸铁0.30.40.50.6不锈钢0.50.60.70.8旧零件的间隙值(mm)铸铁0.91.21.51.8不锈钢1.51.82.02.55.2.4 泵体安装水平如下:5.2.4.1

11、纵向(沿泵轴方向)0.05mm/m ,横向(垂直泵轴方向)0.10 mm/m。5.2.4.2泵轴轴向窜量0.5mm,压盖,密封腔止口对轴心线同心度允差为0.40mm,垂直度为0.020.03mm/100mm。5.2.4.3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的孔径0.30.5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切口为轴向45,并错开90安装。5.2.4.4 泵叶轮流道中心线与涡壳流道中心线偏差为0.5mm,键顶间隙0.040.10mm左右。5.2.4.5 泵轴跳动允差0.020.10mm,叶轮与轴配合H7/h65.2.4.6 轴承压盖与轴承端面间隙0.100.20mm,轴承温度755.2.4.7 联轴

12、器端面间隙24mm,径向位移0.050.10mm5.3 组装:按拆卸的反顺序将修理、清洗、更换后的零部件进行组装。5.3.1 轴、轴承:检查泵轴及轴承,如有损坏则更换。将轴承冷装或加热100左右装到轴上,轴承型号朝外,将带有轴承的泵轴从联轴器端插入轴承箱内,将轴承压盖及密封垫一起装上。5.3.2 轴封5.3.2.1 填料密封:填料密封装置是靠弹性填料与轴套(或泵轴)的外圆柱表面的接触来达到密封效果的。填料中间的水封环四周开有小孔,将叶轮出口处的高压液体通过引水管引入水封环,起液封作用,又起润滑和冷却填料的作用,填料压盖外圆表面与填料函的内圆表面的间隙为0.10.2mm,填料压盖内圆表面与轴套(

13、或泵轴)的外圆表面的间隙为0.40.5mm,轴上装填料的地方,当轴套(或泵轴)直径损耗为2mm以上时应更换新的轴套(或泵轴),安装填料时,把填料切成正好足够盘成一圈的长度,切口可作成直口或斜口,相邻两圈填料的对口处应错开90以上安装。在装水封环时,位置稍微装的靠外一些,这样,当拧紧填料压盖时,使填料压缩水封环向里移动,这样恰好与引水管的孔口对准。装完填料后,应均匀的拧紧填料压盖两侧的螺栓,不得使压盖偏斜,并且不能一下子拧得太紧,因为拧得太紧,填料就会丧失弹性,以后就无法调整而且还可以增加轴套(或泵轴)与填料的磨损,因此,应把填料压盖压得松一些。深度一般为一圈填料的厚度,但最小不能少于5mm,填

14、料密封地泄露量为1020滴/分。5.3.2.2 机械密封:机械密封靠与泵轴一起旋转的动环与静环端面间的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又称端面密封,具有泄露量小,密封可靠,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机械密封装置包括动、静两部分,转动部分的弹簧座,用23个螺钉固定的轴套(或泵轴)上,与轴套(或泵轴)之间的间隙不超过0.10mm,动环装在轴套(或泵轴)上,与轴套(或泵轴)之间的间隙为0.30.5mm,它由弹簧压紧在静环的端面上,并靠O型密封圈与轴套(或泵轴)动环相接触,(防止轴向泄露)。静止部分的静环,同样通过O型密封圈与静环、泵盖间的接触固定在泵盖(或压盖)上。在安装机械密封过程中,应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特别是动环和静环的端面上,不允许由任何污物,加少许润滑油,泵轴的轴向窜动量一般要求0.5mm,静环尾部的防转槽端部与防转销顶部应有12mm的轴向间隙,以免缓冲失效,注意弹簧的压缩量,使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