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3287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与方向例2(教育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位置与方向例2学习目标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通过绘制平面图,提高自己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学习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学习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学习过程:一、复习铺垫。我们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要确定一个物体的确切位置,要知道两个条件是( )和( )。以市政府广场为观测点:(1)市政府在_方向上,距离是_米。(2)电信大楼在_偏_

2、 _方向上,距离是_米。(3)工人文化宫在_偏_ _方向上,距离是_米。(4)科技大厦在_偏_ _方向上,距离是_米。(5)银行在_偏_ _方向上,距离是_米。小结:在做题时,要注意以谁作观测点,方向是从哪偏哪,角度是多少?距离中一段表示多少?有几段,就乘以几。二、学习过程1、初学交流:(1)、学习例2学校中的建筑,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2、合作引领: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温馨提示:(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你们想想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

3、米?我们可以用( )代表50米。(2)、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3)、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三、相机测评,反馈提升练习三的3题和4题。自己独立绘制平面图,然后小组交流。课后反思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三角形的认识学习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学习用字母表

4、示三角形。2. 掌握所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学习过程:一、 学习目标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2、教材中的主题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同桌互说自己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二、学习过程(一)初学交流,合作引领1. 三角形的特征。(1)画一画。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2)试说三角形出各部分的名称。(3)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线段。请你动手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4)归

5、纳三角形的定义:有( )条( )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看书自学81页内容,完成下面要求。(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用笔画圈出重点。(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 )。(3)想想怎样以AC边为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4)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三、 相机测评,拓展提升1. 填空: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2. 请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教材86页第1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

6、的认识?课后反思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学习目标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难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过程:1、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2、实验解疑。拿出自己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 )性。3、请你举出生活中应用三

7、角形稳定性的例子。4、认识特性,体会应用。知识库:三角形拉不动,正因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个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5、交流收获、全课总结。课后反思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学习目标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通过猜测、小组实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习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习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春天到了,广场上许

8、多人都在放风筝,老师想亲手做只风筝,但要先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可手中只有一长一短两根竹条,( )根竹条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剪了长的那一根,有了三根竹条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下面我们就先来动手实验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长短不一的5根小棒,请你从中任意选3根,记录每一根的长度,看是否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四人一组,每任意取3次。完成表格。1)、从5根小棒中任意选3根。(2)、记录每一根的长度。(3)、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并比较三条边的关系。小棒的长度能否围成三角形画“”或“”比较三条边的关系第一根小

9、棒 A第二根小棒 B第三根小棒 c1 a+b c b+c aa+c b23(1)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2) 不能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3) 通过研究、讨论我们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 )第三边。 三 相机测评 判断下面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1)3厘米、9厘米、7厘米。 (2)4厘米、11厘米、4厘米。课后反思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三角形分类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2.知道各类三角形的特

10、点,并能辨认和区别。学习重点通过观察讨论探索等手段,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学习难点认识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辨别三角形。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1、 、 ( )角 ( )角 ( )角2、( )角是锐角;( )角是直角;( )角是钝角。二、学习过程1、观察下面的三角形,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1)( )是锐角三角形。(2)( )是直角三角形。(3)( )是钝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锐角,最少有( )个锐角。(5)、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直角,最多有( )个钝角。2、用集合圈表示这三种

11、三角形的关系。3、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A (1) 测量A三边的长度分别是( )、( )、( )。 其中有( )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2)自学书上84页,在上图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B (1)测量B三边的长度分别是( )、( )、( )。 其中有( )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边三形,也叫正三角形。 (2)自学书上84页,在上图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度数是(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同桌交流并分享。课后反思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 姓名: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总课时 年 月 日学习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学习目标1、通过

12、学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能通过各种方法(量、拼、折)去获取三角形内角和的数据。学习重点1、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途径测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2、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来进行计算。学习难点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途径测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学习过程:(一)复习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下面老师出示一些三角形,你们能快速的说出它的名称吗?准备2、教师出示: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学生回答 (二)学习过程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呢?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 )个角。这些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三个内角度数加起来,就是三个( )。2、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3、猜想、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 (1)、师: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准备好的三角形,算出内角和,完成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