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3257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 黄帝 B. 禹 C. 启 D. 汤2.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王位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3.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

2、中国A. 家国同构观念 B. 中央集权意识C. 宗法血缘关系 D. 安土重迁理念4. 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A. 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 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5.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 男尊女卑思想 B. 专制王权的影响C. 个人主义心理 D. 家族宗法观念6.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7

3、.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 完全割裂的 B. 互为表里 C. 前者决定后者 D. 后者决定前者8.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有监察百官职能的官吏应是A. 节度使 B. 御史大夫 C. 提刑按察使 D. 刺史9.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 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天无所事事10. 有学者认为,是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

4、加速覆亡 B. 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C. 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 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11.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2.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5、. 兵部 D. 门下省13.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14. 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的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是的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6、D. 科举制15.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 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 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16.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17.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

7、相职”。他指的制度是A. 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制度C. 明代的内阁制度 D. 清代的军机处18.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中书门下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19.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

8、,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20.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 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二、简答题(6分)21. 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三大中央制度和三大地方制度。三、材料解析题(14分)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

9、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BBACDCBBBA11121314151617181920BDADDDCDDB二、简答题21. (6分)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写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地方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3分)三、材料解析题22.(14分)(1)察举制(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3)制度:科举制,隋(隋唐)影响:有利于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