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0420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周练8无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周练(八) 命题:陈义骏 班级 姓名 学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 16 Cl:35.5 S:32 N:14 Fe:56 Mg:24 Na:23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30 X 2分 =60分)1.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2HCl + CuO CuCl2 + H2O B. 2NaOH + CO2 Na2CO3 + H2OC.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D. CaO + H2O Ca(OH)2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气杂质,要除去其中

2、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浓硫酸 B. 石灰石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固体 3. 袋装饼干的包装中,常装有一包干燥剂,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 )A. 石灰石 B. 生石灰 C. 熟石灰 D. 烧碱4. 小明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下列物品中可以用来涂抹在 蛰伤处,减轻疼痛的是( )A. 苹果汁(pH约为3) B. 牛奶(pH约为6.5)C. 矿泉水(pH约为7) D. 肥皂水(pH约为10)5将8.9 g 由Mg、Zn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100 g 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无水固体28.1 g,则原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A9.8% B19.6% C26.1%D19.2%6.小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含有了Na2CO3,她设计的下列实验能对此猜测提供有力实证的是 ( ) A滴加CuSO4溶液 B滴加足量稀盐酸 C滴加酚酞试液 D滴加石蕊试液7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粗盐 C固体烧碱D浓盐酸8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产生气体的是 ()A硫酸铜B碳酸镁 C氧化铜D铁9下列物质中与某些酸、碱、盐都能起反应的是 ()A硝酸钾B碳酸钠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10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变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ANaOHBCaO CNa2CO3 DNaCl11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类的是()A纯碱B消石灰 C苛性钠D氢氧化铁12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珍珠中一定含有下列离子中的()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13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14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称量;过滤;蒸发结晶;计算;溶解。正确

5、顺序是()ABCD15在M + H2SO4(稀) Fe2(SO4)3 + N ( 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 反应中,M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Fe Fe2O3 Fe(OH)3 FeC12 A B C D全部16.下列物质的制备,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KNO3KOH BFe2O3Fe(OH)3 CCuCu(NO3)2 DCaCO3Ca(OH)217.在天平两端的烧坏中,分别盛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2克Fe2O3,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 )A2.4 g B2.2g C3.2g D3

6、.6 g18.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 验: (1)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 (2)把Y和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XY(H)Z BXYAgZ CXYZAg DX(H)YZ19.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 )A. 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B. 1g氧化铁和1g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 1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后,

7、所得溶液的质量 D. 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20某学生做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清洗所用仪器,达不到目的的是()A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C用稀盐酸清洗管壁上附着碳酸钙的试管D用稀硫酸清洗管壁上附着铜的试管21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A.糖水 B.食盐水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2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Na2CO3、HCl BCa(O

8、H)2、MgSO4、(NH4)2SO4CKNO3、NaCl、NaOH DAgNO3、HNO3、CaCl223不用其他试剂鉴别稀H2SO4NaClFeCl3NaOH四种溶液,下列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A B C D2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25有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在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 )。 26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内为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正确的是()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CuSO4)B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Cu粉)CCO2中混有CO(炽热的炭)

9、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27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能用来鉴别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28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BFe2O3HCl CBa(OH)2H2SO4 DNaOHHCl29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膨胀鼓起。下列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XY ACOCa(OH)2BCO2

10、NaOHCHClBa(OH)2DSO2NaOH 30将相同质量的Na2CO3、K2CO3、NaH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一种碳酸盐是()ANa2CO3 BK2CO3 CNaHCO3DCaCO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40分)二、填空题 (31、32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36、37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其 余每空1分,共计34分)31(1)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 ; 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清洁的液体燃料 ;可作建筑材料的盐 ;

11、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 ;橱房中的调味酸 ;小苏打的成分 。(2)用上述几种元素组成适当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酸与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32(9分)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述上述有关反应。(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34从AD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充(1)-(3)题。A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B加适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C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 ,(2)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从反应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36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1)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2)苛性钠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3)用盐酸除铁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