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9489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位置第1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 设计人:刘国珍 审核: 日期: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事物的位置。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导 学 流 程学习行为提示及方法指导一、目标导学 体育课上集合时,你是怎样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二、 自学自研【初读文本】1、阅读并完成课本P2例1。2、你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吗?(完成笔记一)3、P3做一做:小对子说说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深入探究】1、阅读并完成课本P3例2。2、结合数对观察、比较:熊猫

2、馆与大门;大象馆与海洋馆。你发现了什么?(完成笔记二)【同类演练】P4“练习一”第1题。三、 交流展示【互动交流】1.两人小对子: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之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对子及老师抽查自学情况)2.A、B组群学: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下面两个问题:(1)【初读文本】第2题。(2)【深入探究】第2题。3.组内预展。【展示提升】单元一:P2例1单元二:P3做一做单元三:P3例2四、巩固提升1、填一填。(1)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用( )个数据,这( )个数的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数对(4,0)中的0在起始( ),(0,4)中的0在起始( )。(

3、3)小明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2行,用( )表示,小刚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4行,用( )来表示,用(3,6)来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2、P4“练习一”第2题。3、P5“练习一”第3题。4、在书本P129的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 A(0,4) B(1,3) C(3,3) D(5,4) E(3,4) F(3,5) G(1,5) H(1,4) 这是什么?笔记一: 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 )往( )数。书写时,先( )后( ),用( )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温馨提示: “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笔记

4、二: 儿歌巧记: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线为列横为行,先列后行不可调。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创意展示台:我自信,我成功!基础题(你一定能过关!)发展题(相信你能行!)第2题补充笔记: 提高题(坚信你最棒!) 这节课我学会了:还存在的疑惑是:学后反思:第一单元 位置 第2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 设计人:刘国珍 审核: 日期: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数对与确定物体位置的关系。2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启动数学思考。3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 学 流 程学习行为提示及方法指导一、目标导学看图完成下面的问题。012345698711101

5、2345678910图书馆超市学校(1)用数对表示位置,超市( , ),学校( , ),图书馆( , )。(2)请你在图上标出游乐场(5,2)、地铁站(3,7)、医院(10,4)的位置。四、 自学自研【初读文本】阅读课本P7“生活中的数学”。【深入探究】“练习一”第48题。(第5题可以在P129方格纸上完成。)五、 交流展示【互动交流】1.两人小对子互查。2.A、B组群学,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练习一”第68题。3.组内预展。【展示提升】四、巩固提升1、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 , ),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2、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 , ),B点用数对表

6、示为( ,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第1题图 第2题图3、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1)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在右边空白处。(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北 等级评定: 补充笔记:(第6题第2小题,你发现了什么?) 创意展示台:我自信,我成功!基础题(你一定能过关!)发展题(相信你能行!)这节课我学会了:还存在的疑惑是:学后反思:第一单元 位置 第3课时班级: 小组: 姓名: 设计人:刘国珍 审核: 日期: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验数对与确定物体位置的关系。2在知识探索

7、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启动数学思考。3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 学 流 程学习行为提示及方法指导一、目标导学1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时,第一个数一般表示( ),第二个数一般表示( )。2周明和王刚去看电影,电影票上的座位可以用点(13,4)和点(5,17)表示,(13,4)中的13表示第13列,则4表示( ),(5,17)表明王刚坐在第( )列第( ) 行。二、 自学自研【初读文本】题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深入探究】题1先标出右图中平行四边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再分别画

8、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图形。2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同类演练】题如右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 三、 交流展示【互动交流】1.两人小对子互查。2.A、B组群学。3.组内预展。【展示提升】单元一:【初读文本】题。单元二:【深入探究】题。单元三:【同类演练】题。四、 巩固提升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A( , ) B( , ) C( , ) 2看图填一填。星期天,小东到游乐园去玩,他从大门( , )进去后,先向东走了300米,再向北走200米到达( ),用数对表示是( , );接着他又去玩了会跷跷板( , ),然后直接向( )走( )米转向( )走( )米到了摩天轮;最后去玩了一会( )(5,1),才恋恋不舍地向( )走( )米转向( )出大门回家了。 等级评定: 我的发现: 创意展示台:我自信,我成功!基础题(你一定能过关!)发展题(相信你能行!)这节课我学会了:还存在的疑惑是:学后反思: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