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9347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教学方案设计课程名称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授课对象建工14级13班教材选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邵正胜主编2014年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地基及基础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几个学科领域,所以内容广泛、综合性强,学习时应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从本专业的要求出发,学习本课程时,应该重视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同时必须牢固地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地基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从而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建筑结构理论和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基础问题。课程教学组织说明每章上课时,我会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提出解决该问题

2、需要用到本章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然后引入本章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是本章的具体内容,最后留作业,进行反思、总结。运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讲授法,二是工程实例结合法。由老师教授,然后为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进行实践,会安排分组讨论,每组之间相互评论。模块一对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进行介绍,模块二土中的应力学习,分析土的力学性质,模块三地基沉降计算,重点讲解,模块四是土的抗剪去强度及地基承载力研究,模块五是压力与边坡稳定学习,模块六是对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的介绍,模块七是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模块八是地基处理的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模块零绪论2课时模块一土的物理性质

3、与工程分类8课时模块二土中的应力6课时模块三地基沉降计算6课时模块四土的抗剪去强度及地基承载力6课时模块五压力与边坡稳定8课时模块六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6课时模块七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4课时模块八地基处理2课时课程教学条件要求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例题和作业选型上,要注意工程实际。土地的相关力学性质的学习,可以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强学生对土地力学性质的理解,更能加深印象。基础的设计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观察如何建造,再结合工程图纸进行讲解。从工程实际出发,有实践知识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确保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习题。课程考核方案设计本课程

4、为考试课程。采用期末考试(50%)与过程性考核(5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性包括:上课出勤及课堂表现(20%)、习题集作业(30%)。期末考试由学生出题60%,教师出题40%组成题库并附标准答案,选取一组学生与老师一同当评委,被考核学生分面对面简答和笔试,考题自行抽取,两种形式各占一半分数。课程教学主要用具教学课件、模型课程教学参考资料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陈希哲2001年第一版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雍景荣2000年第一版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昌辉2005年第一版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授课地点:2-205、2-605、1-106授课

5、时间:9月日1周1节章节序号模块0章节名称绪论参考课时2课时单元序号模块0单元名称绪论授课班级14建工1、2、3班单元教学目的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单元教学要求能力(技能)要求知识要求1、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1、 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2、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解决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2.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单元主要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单元教学参

6、考资料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陈希哲2001年第一版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雍景荣2000年第一版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昌辉2005年第一版课堂组织:第一部分:对本专业介绍进而引入本课程(时间:10分钟)首先自我介绍,进行点名,然后介绍建筑工程专业的特色,从业方向,主要接触哪些东西,进而引入本课程,对本课程的地位性质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时间:80分钟)【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新课导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且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通过对土力学和地基基础概念的解读引出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学习的内容、方法及目标。结合中外建筑在地基与基础工

7、程上的实例,从不同方面阐述七重要性,激发雪上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学内容:模块0绪论教学目的: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5分钟)(一) 绪论【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30分钟)(一)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发展简史的展示【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35分钟)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步骤五】小结(时间:5分钟)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利用

8、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与辅导答疑。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授课地点:授课时间:9月日2周1节章节序号模块一章节名称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参考课时2课时单元序号模块一-1单元名称绪论、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指标授课班级14建工1、2、3班单元教学目的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2、重点掌握土的物理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和物理状态指标)的换算,有关指标的计算和土的工程分类。单元教学要求能力(技能)要求知识要求2、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3、

9、能够利用土的三相示意图和换算公式进行土的各种物理指标的换算3、 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4、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5、 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特征6、 掌握三个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7、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换算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标换算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标换算解决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2.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单元主要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单元教学参考资料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陈希哲2001年第一版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雍景荣2000年第一版基础工程

1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昌辉2005年第一版课堂组织:第一部分: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时间:10分钟)对于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的回顾,熟悉本课程的内容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时间:80分钟)【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10分钟)新课导入: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本模块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基础。土是自然界中性质最为复杂多变的物质,有常用于隐蔽工程,一旦破坏,很难修复,所以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对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内容:模块一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土的组成教学目的: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

11、的重要性。【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5分钟)(一)土的组成【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30分钟)(二) 土的组成介绍【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30分钟)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步骤五】小结(时间:5分钟)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与辅导答疑。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授课地点:授课时间:9月日2周2节章节序号模块一章节名称土

12、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参考课时2课时单元序号模块一-2单元名称土的物理指标授课班级14建工1、2、3班单元教学目的、重点掌握土的物理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和物理状态指标)的换算,有关指标的计算和土的工程分类。单元教学要求能力(技能)要求知识要求能够利用土的三相示意图和换算公式进行土的各种物理指标的换算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三个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换算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标换算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标换算解决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2.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

13、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单元主要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单元教学参考资料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陈希哲2001年第一版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雍景荣2000年第一版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刘昌辉2005年第一版课堂组织:第一部分: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时间:10分钟)对于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的回顾,熟悉本课程的内容,了解土的组成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时间:80分钟)【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新课导入:为了对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所了解,还需要对土的三相组成情况进行数量上的研究。教学内容:模块一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一、土的物理指标教学目的:重点掌握土的物理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和物理

14、状态指标)的换算,有关指标的计算和土的工程分类【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5分钟)(一) 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二) 土的换算指标【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35分钟)(三) 土的基本物理指标(四) 土的换算指标【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30分钟)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步骤五】小结(时间:5分钟)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与辅导答疑。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授课地点:授课时间:9月日3周1节章节序号模块一章节名称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参考课时2课时单元序号模块一-3单元名称土的物理状态指标授课班级14建工1、2、3班单元教学目的掌握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