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9278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目标制订方面的存在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1、目标过于宽泛: 这是当前教学目标制订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往往把语文课程目 标当做课堂教学目标或单元教学目标。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遣 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等等,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不可能完成这么宏大的目标。2、目标主体混淆: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 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但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制订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的, 学生在 整个教学过程中均处于受动者的位置。如: “在目标设计中,培 养;教育;训练引导”之类的

2、陈述比比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教”代替学生“学”的行为,反映了教学目 标的主体是教师,是站在“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角度,而不是站 在“学什么”和“如何学”的角度。3、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制订教学目标是为了让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 学生明 确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具体的、明 晰的,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模糊的;是可观察、可检测的,且应该指 明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平,可惜不是这样。如: “体会含义深 刻的句子;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整体感知课文”等等教学目标中,体会、学习、理解、感知等概念就 是模糊的不容易观察和检测。(

3、二)、教学目标片面、狭隘甚至异化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仅有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不按学段、单元、文体等来设计,程式化,千 篇一律;偏离语文学习本体,导致目标异化。如: 大自然的语言 将教学目标制订为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了解物候研究对于发 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看云识天气一课将目标制订为“了解一 些气象学知识,学习识别天气”等等,这些目标实际是地理学科的而 非语文学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 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这句话揭示了语 文学习的本体是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应该指 向语言的

4、学习与运用。(三)、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 主要表现为目标设计面面俱到,结果缺少重点,不知难点,深浅 详略失当。比如詹天佑一课,制订目标时,罗列了内容感知、构 思谋篇、语言运用、主旨探究、情感趋向、写作训练、字词理解、朗 读训练等等十来项教学目标,然而,这一课最多安排 3 课时,要小学 生在这 3 课时里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是不可思议的, 超越了学生的学习 能力水平,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高耗低效。二、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问题1、没有将课程和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流程: 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 教学内容确定 到位、体现学习需求、有教学价值,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 教材所选的一篇

5、篇课文, 并不等同于课堂要教和 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教学的素材。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 师在教学之前挖掘和整合。因此,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的基 础上合理挖掘,组合出科学、合宜的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 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 ,语文学科则重在“怎么说” ,以使学生 从中学习“怎么说” ,即如何具体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 说等语言能力。2、随意附加导致必要的教学内容缺失 目前,仍有许多语文教师认为, 语文教学想怎么教就可以怎么教, 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 教这或教那、教多或教少甚至不教都无所谓。 如:教爱国主题的文章,必定播放我爱你中国之类的歌曲;感恩 的文章就播放父

6、慈子孝的图片; 环保类的文章就必定延伸到自己家乡, 如何出谋献策。这些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行为侵入课堂,导致应有 的教学内容缺失。在确定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重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课 文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文本在这堂课中有什么独特价值? 2、为什么 需要学这一篇?如果是精品文章,那么“精”在何处?这就是这篇文 章的教学内容。 3、这篇课文什么需要教、什么可以不教?如果一篇 文章不教都能学懂,那还要教么?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学情来筛 选提炼,教学内容才能确定。学生能读懂的不教,怎么学也无法理解 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 这样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精 粹,任务规定得集中。三、教学策略

7、存在的问题1、墨守成规与随意发挥 墨守成规是指多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师讲授法。 部分如语文知识、 概念运用可使用, 如果过多使用肯定是不行的, 往往是教师的思维代 替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 可与之相反的是有些教师盲 目追求新的教学策略, 出现了教学策略选择的随意性。 认为只要课堂 气氛热烈、活泼,策略就得当,就代表课堂教学成功了,教学目标有 没有实现不管。2、表面化与形式化语文教学策略使用形式化在公开课、 展示课、评优课中尤为突出。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形式等, 为讨论而讨论。 有些教师将语文活 动表面化,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不需要过程,更不关注 过程。比如让学生说自己

8、的感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是,学生 该怎么说、怎么概括完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 么概括就怎么概括。也有些教师总是让学生“读你喜欢的” “用你自 己的方式读”,看似尊重学生个体,实际是无策略、没方法。3、信息化手段使用泛化很多教师过渡依赖多媒体,课堂上声光电齐上,把语文课上成了 表演课、戏剧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被冷落、被遗弃,掠夺了学生 钻研课文的时间和空间。此外,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一个活 动接着一个活动,不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将教学活动语文化。如:让学 生在课堂长时间聆听音乐、欣赏图片、无主题地讨论、脱离文本无目 的地探究、 在阅读教学结尾做泛人文化的读写结合等等,

9、 这些课堂表 面看来教学策略用得很好,实际大多背离语文学科特点。【二】:改善存在问题的对策一、确定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1、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制订: 语文课程自身固有的本质目标是: 指导学生理解掌握本民族的语 言,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 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地表情达意,交流 思想和信息, 即通过言语作品和言语活动形成言语能力。 简单地说就 是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制订教学目标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全面性(知识、能力、情感 与价值观);也要关注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学段、单元、课文的具体 要求);还要关注三维目标的选择性(根据文本特点有侧重点地设计 一维或二维教学目标)2、基于教材的目标制订:

10、语文教师对学年、学期的教学目标要清楚把握,然后分析单元教 学目标,分析一册教材中安排了哪些教学单元, 各个单元突出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将单元教学目标中主要完成的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相 应部分比较,抓住两者在教学内容和程度上重合的部分, 并提炼出关 键词。同时教师还要仔细斟酌,避免教学目标扩大化和碎片化。解读 文本,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前提是理解教材,解读单元教学内容和 结构,分析每一单元由哪些课文组成,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如 何利用这些课文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才不致发生偏离现象。3、基于学情的目标制订:教师解读学生集体和个体,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家 庭背景等等,还要照顾不同学习

11、水平的学生,制订分类、分层、有序 的教学目标。我们将上述内容图示如下:研究课程标准了解学情设计 并呈 现教 学目 标研究教材分析单元和课文实施教学目标反思和完善1T二、确定恰当适宜的教学内容(一)、依据文本确定教学内容1、正确、深切、新颖地解读文本。教材只是提供了一篇篇的文章,进入课堂时,教师首先要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要先将书读厚,再将书读薄。围绕教 学目标获得正确、深切、新颖的理解,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2、从选文类型确定教学内容一篇课文可以教的东西越多, 教师在设计时往往无所适从, 容易 抓不住重点,容易被人指为“教错了” ,要避免这种情况,先要对课 文进行归类,然后根据

12、文章所属类型,确定其教学价值。即解决“教 什么”的问题。3、将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两大类。 语文教材的教学 化就是要提炼教材中包含的各种语文知识并由此组织各种语文活动。 教师对课文内容的阐释就是要提炼这些知识, 这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 教学内容的第一个方面;凭借教材设计各种语文活动,向学生呈现、 传递被阐释的课文内容, 这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第二个方 面。只有经历这样的转化,语文教材的内容才变成适宜的教学内容。 这也是我们强调“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的目的。(二)、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最容易受人诟病的是面面俱到,字、词、句

13、、段 意、语言品味、主旨等全面开花,学段教学内容的区分层级不明显, 同一项知识内容会在不同学段、 不同课文中反复出现。 对此我们提出, 应从学生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 要时刻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疑问、 掌握情况和个性需要等。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 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 一字、一词、 一句、一段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 生;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从中学到有用的字、词、句和谋篇布局 的方法,从而丰富他的语言知识,提高他的语言技能,不这样是不对

14、的,可是办法必须是指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了文章所讲 的知识或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过程中学到一些字、 词、句、篇的运用。这样,十二册课本教完,大概能达到语文教学教 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目的,同时也收到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这跟教师的专业素养、个人发展期、教学个性等关系极为密切, 主要属于实践层面。以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为例: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 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特别是一二年级, 是开 展识字写字教学的黄金时期。 我们认为, 在开展识字写字教学的过程 中,应遵

15、循汉字的规律, 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拓宽途径,探索方法,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1、遵循汉字规律 教师不要任意拆分汉字,违背汉字的本义。如“章”字,人们习 惯将它拆分为“立”“早”,其实,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乐 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即音乐终止为一章。2、把握儿童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识字游戏中加入竞争因素,如闯迷宫、开火车、击鼓传花 等在紧张激烈的活动中, 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对字形的记忆会 比较牢固。3、增加识字载体,拓宽识字途径 比如利用古诗、对联、字谜、故事、儿歌等来增加识字载体;利 用标语、校训、学生规范、 黑板报、看电视、贴字卡、读对联、广告、 店名等来拓宽识字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