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门课程要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7471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易入门课程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入门课程要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易入门课程要点第一节 周易的容通行本周易,从篇章结构看,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一、“经”“经”部分包括卦象和卦爻辞。(一)卦象:指六十四卦卦形符号。六十四卦卦象的产生,经历了从阴阳爻到三画卦再到六画卦的发展过程,择其要点分述如下:1.爻: 阳爻阴爻2.八卦:指三画卦,也称为经卦。【八卦卦象】乾 坤 震 巽坎 离 艮 兑【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常用象征】征象名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天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义蕴健顺动入险丽止说人伦父母长子长女中子中女少子少女人体头腹足股耳目手口动物马牛龙鸡豕雉狗羊此外,周易中还常用到八卦的方位象征,可结

2、合下面两图说明:南东上图为先天八卦方位图,也称伏羲八卦方位图,简称先天图。其撰制依据为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除方位象征外,八卦所配之数字宜结合后面讲的三横图理解。上图为后天八卦方位图,也称文王八卦方位图,简称后天图。其撰制依据为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以上两图均产生于宋代。宋人认为,先天方位是自然之位,后天方位是入用之位。所以后世的术数、民俗中,凡是用八卦指代方位的,多为后天方位。【八卦次序】八卦常用次序有二:一曰父母生六子次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理论依据为说卦传:“乾,天也,故称乎父

3、。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一曰伏羲八卦次序: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其理论依据为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宋人据此制三横图,如下所示:坤八艮七坎六巽五震四离三兑二乾一老阴少阴少阳老阳阴阳八卦四象两仪太极3.六十四卦:八卦两两相重而生六十四卦,故六十四卦专指六画卦,也称别卦。【六十四卦次序歌诀】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

4、、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齐),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注:括号字非卦名,是为了使句式整饬而加的衬字。【六十四卦卦象歌诀】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

5、,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注:以上歌诀分八组,每组八个卦。每组中第一个卦为八经卦自相重叠而成的六画卦,其卦名与三画卦相同,如两个三画乾卦相重而成的六画卦仍名乾卦,两个三画震卦相重而成的六画卦仍名震卦。后七个卦中前两个字表示构成该六画卦的上下两个三画卦,后面的一个或两个字为该六画卦卦名,如天风姤表示三画乾卦在上、三画巽卦在下,构成了姤卦

6、;火水未济,表示三画离卦在上、三画坎卦在下,构成了未济卦。因此,要想掌握六十四卦卦象,熟记八经卦之卦象与其天象象征物是基础。上述歌诀源于京房八宫卦图,如下所示:(二)卦爻辞1.卦辞:阐发卦象意蕴的文字,每卦一则;2.爻辞:阐发每爻意蕴的文字,每卦六则。卦爻辞的出现,一方面通过注解卦象,提升丰富了周易“经”部分的哲理蕴,另一方面,使易象从单纯而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从而扩大了易象的围。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对周易卦爻辞的理解不能局限在文辞字句的本义,而应该重点把握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如周易卦爻辞中经常出现的“婚媾”、“雨”等文辞,并非确指婚姻、下雨之事,

7、而是用来象征阴阳之间的感应遇合,推及人事,则可理解为事情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融合沟通。此外,卦爻辞中常用吉、凶、悔、吝、利、无咎等文辞来表示该卦该爻所蕴含的对*种事物、状态的价值评判,这些揭示利弊之辞,称为“占验辞”,是周易卜筮之用的痕迹保留。【上经与下经】“经”分上下两部分,自乾卦至离卦为上经,共30卦;自咸卦至未济卦为下经,共34卦。如此划分的依据,先儒约有三说:一是认为上经言天道,下经言人事;二是结合卦序,认为如此划分蕴含转化对立的哲学涵;三是认为古时书写在竹简上,卷帙繁重,为方便阅读,故分上下。二、“传”“传”部分包括解说“经”义的十篇文字,具体是:彖传:依照“经”之次序,分为上下两篇,

8、每卦一则,解说卦名、卦辞、卦义。象传:依照“经”之次序,分为上下两篇,每卦七则,分释卦象及六爻爻象。其中释卦象者称大象传,每卦一则,其解释卦义的角度多与彖传不同,主旨在于阐发修身立德之道;释爻象者称小象传,每卦六则,重点在于解释爻辞。文言传:推衍阐发乾坤两卦的象征意蕴,分为乾文言和坤文言两个部份。“文言”即“文饰乾坤两卦之言”之意。系辞传:散论周易相关容,包括其作者、成书年代、阴阳之道、卜筮规则、象征手法、卦象及卦爻辞的涵等等,可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因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说卦传:阐说八卦的来源及其取象的原理,并且记录了众多早期的八卦象例。序卦传:揭示通行的六十四卦顺序的涵,体现出明显的转化

9、发展的哲学观点。杂卦传:抛弃通行的六十四卦顺序,从新的视角,每两个卦为一组,在对比中阐说卦义。【十翼】以上共有七种十篇,主旨均在解说“经”文大义,犹如“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为“十翼”,后世也统称为易传或易大传。【经传合编】“传”本是单独刊行流传的,后来为方便对照阅读,按照“经”的次序,将彖传、象传分别附于相应的卦爻辞之后,文言传分别附于乾卦和坤卦之末,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雑卦传依次附于末卦未济之后,就形成了今天通行的经传合编本周易。故言及周易,狭义专指“经”部分,广义则兼指“经”“传”两个部分。现举乾坤两卦为例,说明“经”“传”各成分在卦中之分布:周易上经乾卦第一 上乾 下乾卦象乾,元,

10、亨,利,贞。 卦名、卦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 彖传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象传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小象传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自此至本卦终,为文言传)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

11、。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干干因其时而惕,

12、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干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

13、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坤卦第二 上坤 下坤卦象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