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7278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学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2、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

3、班教学D复式教学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锻炼法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阶级性B道统性C功用性D专制性E刻板性2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A凯兴斯坦纳B卢梭C康德D小原国芳E裴斯泰洛齐3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学生在人际交

4、往中受到的影响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4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5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6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发展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合作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E多元化原则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

5、个方面?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10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A3D4C5A6C7D8D9B10C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ABDE2BCE3BCE4ABD5BCDE6ABCDE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

6、渗透。(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7、,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四、论述题(10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

8、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人为地将各个阶段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