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同步测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7278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同步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七单元同步测试第七单元同步测试、积累和运用(40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 9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纤纤素手()恶吏苛刻()擢素手()饰名姝遗之()鬻之() 骖乘() 惮之() 蹙额() 立斩以徇( 徙知端州(留圉() 掳掠() 击楹() 锦衾()(13 分)姬侍()岑参()恂恂()匿死()搔首()敦厚()脉脉()机杼() 涿州() 因敕() 敛手() 迢迢()2. 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B.知天长县亦知其名.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D.由是搏击豪强 子亦犹是也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8分)(1)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4)课将士注坡跳壕。(5)衣素衣而出。(6)将军角弓不得控。(7)家书抵万金。(8) 奈何忧崩坠乎?4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4分)(1) 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2) 亲党皆绝之古义:今义:(3) 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古义:今义:(4)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古义:今义:5 .下列四句诗是一首绝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仔细推 敲,按正确的顺序排列:(2分)A.杨柳青情着低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正确的顺序:6 .根据原填空:(4分)(1) 迢

3、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 苦的句子是:(2)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3) 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 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7 .翻译下面句 (7分)A、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译: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译:、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译: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译:E、故人、亲党皆绝之。译:F、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译:G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译:二、段阅读训练(40

4、分)(一)包拯选段(18分)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 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 “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 何必开便门哉? ”其人无言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 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 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 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 前陈曲直,吏不敢欺。1. 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2分)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2.

5、 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3. 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4分)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第二段:第三段:4. 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4分)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看,选段第一、二段是 描写, 第三段是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 描写。5. 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2分)6. 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2分)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 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

6、出行, 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 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 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 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 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 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

7、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 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 大夫礼。1.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2)而纵奴杀良人 良人:(3)使宣叩头谢主 谢:(4)大言数主之失 数:2 .翻译句子(3分)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3. 中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4 .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 (3分)(三)赵括纸上谈兵(2分)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 其故,

8、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 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 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 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率 捕战,秦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1. 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注音。(2分)少时学兵法()不将括即已()悉更约束()数十万之众()2.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2分)以天下莫能当()括纯母问奢其故()而绝其粮道()秦悉坑之 ()3. 翻译中画线句子。(3分)4. 根据短内容,简要说出“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2分)三写作(20

9、)解读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读黔之驴或杞人忧天,并写出分析、评价。 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略 2 . D3. 认错(2)随便,随意(3)至几往.(4)督促.(5) 穿(6)拉,拉开.(7)值,相当(8).为什么4. (1)平民,百姓;白色的衣服(2)亲戚,亲族;指政党。(3)妻子和儿女;男女二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 子。(4)暗中行贿疏通关系;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5. A D B6. (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

10、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7. 略二、段阅读训练1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 敛手,闻者/皆惮之。2 . (1 )按照原先的制度,凡讼诉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 状子。(2)(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 头。3. 第二段:突出写包拯巧言善辩, 不辱使命;第三段: 突出写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4. 正面;侧面;动作;语言。5 .第一,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说明包拯为官刚正,仪表威严冷峻,极少有笑脸,让人们望而生畏。第二,把他 与阎罗王相提并论,实际也有比喻意味,因为包拯执法严峻, 行贿通关系的人无机可乘,无孔可钻。(意思对即可)6 .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

11、,爱国家,爱百姓,为 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1.特征:特别征召;良人:平民,百姓;谢: 认错;数:列举罪状或过失。2 .陛下你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 姓,将拿什么治理天下呢?3 .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突出董萱执 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4 .这段描写表明董萱有据理不屈,不向权势低头的精 神。(三)1. sh a,i cng,g mg,sh U。2. 认为;缘故;截断;活埋。3. 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议论不定式用兵打仗的事, 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4 .在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 论。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