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3446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2017年7月. z.-目 次1 编制目的42 适用围43 编制依据4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5 4.1 总体要求5 4.2 目标5 4.3 原则55 职责分工65.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6 5.2 人员分工66 术语和定义7 6.1 风险7 6.2 可承受风险7 6.3 重大风险7 6.4 危险源7 6.5 风险点7 6.6 危险源辨识7 6.7 风险评价7 6.8 风险分级8 6.9 风险分级管控8 6.10 风险控制措施9 6.11 风险信息9 7 风险点识别法9 7.1 风险点识别围的划分要求9 7.2 风险点识别法9 8 风险评价法12 8.1 作业条

2、件危险性分析法LEC)12 8.2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14 8.3 作业风险分析法TRA)17 9 风险控制措施筹划20 9.1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20 9.2 风险控制措施筹划21 10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法21 11 持续改良22 11.1 风险管控体系评审时间2211.2 风险管控体系更新22 12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23 1323 1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流程图23. z.-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一、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规公司平安风险识别与管控,明确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肃性和总体要求,通过构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3、的根本原则,明确各层级的监管职责,健全和完善分级监管机制,有效控制平安风险,控和杜绝各类生产平安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指南。二、 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公司厂区、车间、库房、筒仓、料仓、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输送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清理以及各岗位操作人员开展平安风险识别、评价、分级及管控。三、 编制依据 人民全生产法主席第70号令2014.12.1 人民国消防法主席第6号令2009.5.1 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第52号令2016.7.2 人民国特种设备平安法主席第4号令2014.1.1 省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安办发

4、201610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食品生产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1126号 GB/T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28001-2011 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 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四、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1、总体要求制定体系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法和实施步骤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确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法、风险评价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广泛发动,全员参入,开展风险点划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实现分级管控,降低事故风险,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实现

5、平安生产。2、 目标实现平安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和风险管控常态化,提升公司平安管理水平,保障公司人员生命及财产平安。3、原则 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应遵循全员参与、分级负责、重在落实的原则。公司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都应当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上级应对所属下级开展的风险管控情况进展审核确认;公司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应当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5、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应遵循自主建立原则。公司应独立完成风险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和组织实施,确有需要时,可外聘专家或技术效劳机构进展指导,但应明确其工

6、作容。外聘专家和技术效劳机构不得代替公司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6、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公司现行平安管理体系严密结合。公司应在平安标准化等平安管理体系的根底上,按照风险分级管控要求,进一步改良风险管控措施,使风险管控成为公司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7、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应立足公司实际。在遵循标准根本原则的根底上,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风险管控体系的配套制度,不可照搬照抄,确保体系建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8、建立和不断完善鼓励约束机制。公司应建立完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形成鼓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公司应明确每一个岗位都有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

7、控制措施的责任,同时应制定并落实配套考核奖惩制度。9、管控体系建立应当有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公司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管控组织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五、 职责分工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2 、人员分工1 组长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立工作案,开展公司风险管控体系建立和监视检查工作,推进平安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立。2副组长负责公司层面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和措施制定工作的组织、指导、考核。3各部门经理、厂区班组长负责人承当建立和实施平安生产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生产车间按照作业工序或作业区域划分风险点识别任务,由生产负责

8、人组织专兼职平安员、员工代表以班组为识别单位进展风险点辨识,依据生产实际和危险性风险进展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六、 术语和定义1、风险 生产平安事故或安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重程度。风险=可能性重性2、可承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康平安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程度的风险。3、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安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安康甚至导致疾病的

9、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5、风险点 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对风险点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展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7、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展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承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引自GB/T 28001-2011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要求。8、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

10、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展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不同的风险评价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公司对风险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一级为最高。9、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式。其根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5级风险和4级风险。5级风险:稍有风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承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4

11、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承受或容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班组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案或不增加额外本钱的改良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存记录。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班组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展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本钱,在规定期限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展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良的控制措施。 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展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平安生产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展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场工作。1级风险,不可容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场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制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10、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承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法和手段。11、 风险信息包括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