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辅导讲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26826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5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辅导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管理学辅导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管理学辅导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管理学辅导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管理学辅导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辅导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辅导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管理的根底本章的总体框架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定义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一般特征一、管理的内涵五大职能:方案、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管理者的类型:a.职能层级b.不同的职能部门c.不同行为方式2、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10种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三大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4、管理者的素质两个方面:个人素质和集体素质1. 管理学的特点2. 研究内容3. 研究方法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者四、管理学一、 管理的内涵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的包括方案、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其

2、目的是以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实现组织组织的目标。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具体活动借助管理的方案、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功能实现。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两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表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补充:与生产力相联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自然属性分工与协作过

3、程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这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它是一种对人、财、物等资源加以整合与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有许多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守的客观事实。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属性监督与指挥过程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是一种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为谁管理的问题,它为统治阶级效劳,表达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过程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必须遵守的相

4、应法那么,这是指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管理的实践性,是指灵活运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变通2. 管理的一般特征1管理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2管理最根本的形式是组织。3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4管理开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二、管理的职能方案:设定组织目标并确定实现目标的行动组织:决定资源和活动组合的最正确方式领导:鼓励组织成员为组织利益最大化而工作控制:监督和纠正当前的活动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创新:任何是现有的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三、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那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负责对组织资源进行方案、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人员。管理者在协调他人活动时要

5、进行各种管理活动和管理工作。一管理者的类型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管理侧重点不同: 高、中、基层组织中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行政、其他组织中不同行为方式的管理者:专制、中庸、放任、综合型管理者二管理者的角色名义首脑、领导者、联络者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三大类10种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监督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信息角色企业家、障碍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决策角色三管理者的技能由罗伯特李卡茨提出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沟通、理解和鼓励个人与群体的能力概念技能:管理者对复杂情况的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四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个体素质思想、知识、

6、能力、心理、身体和集体素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补充:了解管理创新1.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的联系这样一种能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可以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管理创新那么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效劳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

7、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有利因素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1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2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3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开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

8、担忧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进从学习目标上来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都是重点的内容,同时要掌握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第一节 西方一、 管理理论的萌芽1. 掌握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由三点2. 其他管理思想作为了解二、 古典管理理论(一) 科学管理理论定义:科学管理理论致力于传播效率主义,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导人们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来进行管理,主张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来提

9、高劳动生产率,并要求劳资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以到达共赢的目的a作业管理包括:标准化管理和差异计件工资制;b职能化管理和例外原那么;c精神革命1. 科学管理原理4条2.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3. 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缺点(二) 管理过程理论管理职能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认识到管理的普遍性 法约尔定义管理五大职能:方案、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的“14条一般管理原那么(三) 组织管理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包括1 权力类型理论A传统权利B神授权力C法定权利2 行政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的定义;官僚制具有的6大特点三、 行为科学理论及其开展行为科学理论将关注点放在了个体态度、行为和群体

10、过程上,认识到工作场所行为过程的重要性1. 工业心理学2. 人际关系学说(梅奥“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三点以及对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3. 行为科学理论个体行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鼓励理论斯金纳的行为强化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强化理论群体行为研究:库尔特勒温群体动力学研究四、 管理丛林阶段1. 经验主义学派彼得德鲁克2. 权变理论学派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3. 管理科学学派用先进的数学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4.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的四个观点5系统管理学派把组织作为系统,投

11、入资源转化成产品6.社会协作系统将社会的各个组织单位看做相互联系协作的局部7.社会技术系统学派重视技术8.全面质量管理学派五、 西方管理思想的新开展1. 战略管理理论待战略管理一章讲解2. 流程再造理论彻底改变,根本性的变革3. 学习型组织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根本观点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根本内容4创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学习的三个重要特点:a基于团队组织结构b员工授权c信息共享4.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者、知识型组织?补充知识:1.泰罗把责任分为两大类:执行职责和方案职责。辅助了解在执行部门可分解为:工作分派负责人;速度管理员;检查员;维修保养员。在方案部门又可分解为:工作流程管理

12、员;指示卡片管理员;工时本钱管理员;车间纪律管理员。这样,原旧式组织中一个工长的工作由八位职能工长分管,为此解决当时缺少综合管理人才的矛盾。泰罗认为,每一个工人在其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方面只有一个职能工长领导,因此不会引起多头领导而使工人无所适从。而且,由于每个职能工长只需学会履行有限的职责,所以培训职能工长的工作将较为容易。 2.人性假设:X理论 Y理论 麦格雷戈归纳了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两种理论。他认为,传统理论是以对人性的错误看法为根底的,这种理论把人看作天性厌恶工作,逃避责任,不老实和愚蠢等。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必须采取强制、监督、 惩罚的方法。麦格雷戈把这种理论称之

13、为 “X 理论。 与之相对的是“Y理论,其根本观点是:人并不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会视工作为一种得到满足的因素,就能主动把工作干好。因此,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管理上找原因,排除职工积极性发挥的障碍。麦格雷戈把这种理论称之为“Y理论。 他认为“X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只有“Y理论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X理论:1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2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强制的措施或惩罚的方法,迫使他们去实现组织的目标。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4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Y理论1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2

14、如果员工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3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当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当责任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具备这一能力。3.知识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针对知识资源的管理。知识: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与信息提供了环境和框架。它源于知识者的头脑、并为知识者所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常常内嵌于文件或数据库中,而且还存在于日常活动、流程和标准中。简单地说,知识是可用于行动的信息。知识管理:组织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和组织体系,对于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组和团体内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确保组织成员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正确的知识,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知识型组织:可将知识型组织定义为:一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开展而形成的以知识为根底的开放、互动的组织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开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对组织的知识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对知识的管理更强调基于创新的知识的生产与基于共享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