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评标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236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评标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用的评标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用的评标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的评标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评标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讲知识点问答及解题思路1、常用的评标方法有哪些?评标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1)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含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要求的 投标文件,根据详细评审标准规定的量化因素及量化标准进行价格折算,按照经 评审的投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 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经评审的投标价相等时,投标报价低的优先; 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适用范围。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 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这种评标方法应当是一般项 目的首选评标方法。 评标要求。采用

2、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 中规定的评标价格调整方法,对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及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作必要的价格调整。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但评标委员会无需 对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进行价格折算。根据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完成详细评审后,评标委员会应当拟定一份“价 格比较一览表”,连同书面评标报告提交招标人。“价格比较一览表”应当载明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对商务偏差的价格调整和说明以及已评审的最终投标价。(2)综合评估法。 含义。不宜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招标项目,一般应当采取综合评 估法进行评审。综合评估法是指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

3、的投标文 件,按照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 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综合评分相等 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评标要求。评标委员会对各个评审因素进行量化时,应当将量化指标建立 在同一基础或者同一标准上,使各投标文件具有可比性。对技术部分和商务部分进行量化后,评标委员会应当对这两部分的量化结果 进行加权,计算出每一投标的综合评估价或者综合评估分。根据综合评估法完成 评标后,评标委员会应当拟定一份“综合评估比较表”,连同书面评标报告提交 招标人。2、对于投标偏差,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答:评标

4、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审查并逐项列出投标文件的全部投标偏 差。投标偏差分为重大偏差和细微偏差。(1)重大偏差。下列情况属于重大偏差: 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投标担保或者所提供的投标担保有瑕疵; 投标文件没有投标人授权代表签字和加盖公章; 投标文件载明的招标项目完成期限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明显不符合技术规格、技术标准的要求; 投标文件载明的货物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等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 求; 投标文件附有招标人不能接受的条件; 不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2)细微偏差。细微偏差是指投标文件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但在 个别地方存在漏项或者提供了不完整的技术信息和数据等情

5、况,并且补正这些遗 漏或者不完整不会对其他投标人造成不公平的结果。细微偏差不影响投标文件的 有效性。评标委员会应当书面要求存在细微偏差的投标人在评标结束前予以补正。拒 不补正的,在详细评审时可以对细微偏差作不利于该投标人的量化,量化标准应 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3、对投标文件中的异常问题的应如何处理?答: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方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 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补正。投标报价有算术错误的,评标委员会按以下原则对投标报价进行修正,修正 的价格经投标人书面确认后具有约束力。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作废 标处理。 投标文件

6、中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的,以大写金额为准; 总价金额与依据单价计算出的结果不一致的,以单价金额为准修正总价, 但单价金额小数点有明显错误的除外。教材案例分析案例九、 案例十 、案例十一 、案例十二 、案例十三【案例十一】承包商A的投标报价的现金流量图:A3 =170PV=A (P/A,1%,4)+A (P/A,1%,8)(P/F,1%,4) A 1A2A+(A +A )(P/A,1%,2)(P/F,1%,12)+A (P/A,1%,4)(P/F,1%,14) 2A 3A3A=100X3.902+100X7.625X0.961+270X 1.970X0.887+170X3.902X0.870=2171.86(万元)(P/A, i, n) = (1+ 门1(P/A,l%,14) = (1+ 】)14 1 =13.001i (1+ i) n1%(1+ l%)14PV=A (P/A,1%,14)+A (P/A,1%,6)(P/F,1%,12)A 1A3A= 100X 13.001+170X5.795X0.887= 2173.93(万元)承包商B的投标报价的现金流量图:A3B=160B承包商C的投标报价的现金流量图:A3C=2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