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12078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8.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状元源 http:/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优化训练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解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判断,A项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合理地开采并综合利用;B项加大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可能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就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C项违背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来源

2、:状元源答案:D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所以我们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完成23题。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来源:状元源zyy100KA.人口增长缓慢,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B.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的极限C.环境污染全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D.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3.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的是()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

3、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B.不参与国际合作,独立自主,治理本国大气污染来源状元源zyy100KC.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适度鼓励人口增长来源:来源: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解析:第2题,我国人口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A项错;农业资源日趋紧张但并未接近资源承载的极限,B项错;我国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C项错。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其中只有D项符合三个原则中的持续性原则。答案:2.D3.D “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

4、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45题。4.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D.加强科学管理5.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我国下列省区中,最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黑龙江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解析:第4题,理解绿色GDP的含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其增长的关键。第5题,图中显示该省区粮食作物是玉米,并且可以利用沼气,推知为河南省。答案:4.B5.D(2010山东利津高三月考,2021.)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造的“末日仓库”将存放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农作物种子,而这些种子是农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不

5、断通过选择育种的方式培育而成的。据此完成68题。6.据悉,“末日仓库”距离北极点只有990千米。那么,有关“末日仓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末日仓库的纬度大致为81NB.末日仓库可能受到北极熊的威胁C.末日仓库处为极地气候,即使夏天温度也会很低D.这里的旗帜会向东北方向飘扬7.修建“末日仓库”的目的不是()A.保护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B.避免因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管理不善等造成农作物物种灭绝C.防止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作物物种减少D.囤积粮食,以防战争、自然灾害的威胁8.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将参与“末日仓库”的建造,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和平共

6、处原则解析:第6题,根据经纬网知识“在任意一条经线上,纬度每间隔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由题设“末日仓库”距离北极点只有990千米可推断末日仓库的纬度大致为81N。第7题,修建“末日仓库”不在于囤积粮食,而是存放种子,保护生物多样性。第8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义务和责任,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将参与“末日仓库”的建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答案:6.A7.D8.C9.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衰竭、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如何协调发展农业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农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是世界

7、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材料二:陕北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结构。系统单元数量、单位系统位置一个成龄果园3 335 m2(5亩)基本主体生产单元一口沼气池810 m3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一眼水窖2040 m3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一座猪舍或鸡舍1020 m2(养46头猪和2040只鸡)沼气池旁一种节水保墒措施渗灌或秸秆覆盖土地一幢简易看护房1015 m3来源状元源zyy100K(1)生态循环模式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何特点?(2)综述“五配套”生态循环模式所在地形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简评陕北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的效益。解析:第(1)题,仔细研究果园沼气“五配套”生态模式结构表,即

8、可得知其土地利用结构以林果为主,农牧为辅。第(2)题,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植被覆盖率低,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第(3)题,注意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以林果为主,农牧为辅。(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植被覆盖率低,生长量小;土壤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3)生态效益:系统中光、热、水、土高效利用,农、林、牧、沼配套,是一种循环、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经济效益: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农民收入来源稳定而又持久。社会效益: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9、,充分就业,繁荣市场。能力提升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右图中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1012题。来源Z|yy|100k.Com10.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来源: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11.东滩生态城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滩,启动区域规划面积12.3平方千米,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小型城镇组成。下列符合生态城市的说法是()A.生态城市的中心将是超大型的中心商务区B.生态城市内部主要进行绿色农作物生产C.生态城市内部没有工业区D.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是遵循“以人为本”,

10、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1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解析:第10题,AB曲线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发展道路不可取。第11题,关键是理解生态城市的含义。第12题,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持续性原则。答案:10.D11.D12.C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据此完成1314题。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

11、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条既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又能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资源供给压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14.下列做法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有()A.广大农村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B.大力发展小煤窑,全面开发煤炭资源C.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积极降低能耗D.加大石油出口量,增加国家外汇收入解析:第13题,循环经济遵循“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

12、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第14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将环境污染治理放到突出的位置;应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加强管理、发展科技;使用清洁的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答案:13.A14.C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1516题。15.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来源状元源网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

13、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16.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解析:第15题,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C项中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项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第16题,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出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答案:15.

14、B16.A1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贵阳市清镇市百花工业园区,投资5亿元开发贵州佳昌实业有限公司,用循环经济理念捆绑建设60万吨焦化厂、1.2万吨金属镁厂、5万吨脱氟硫酸三钙厂及1万2万千瓦发电装置,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链:60万吨焦化厂排放的2.4亿立方米煤气,供1.2万吨金属镁厂和5万吨脱氟硫酸三钙厂生产使用,剩下的焦炭就近供应周边厂家;产生的8万吨煤渣,供水泥厂做原料;生产煤气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这样循环利用资源还节约了8 000多万元的污染防治设施费用,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1)比较以下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回答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模式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源:状#元

15、#源 Z#X#X#K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2)分析贵阳市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3)读“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分析该系统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所起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题,解答关键是理解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异。第(2)题,贵阳市周围有丰富的原料和充足的电力,适合发展炼铝业。第(3)题,注意结合生态农业系统图来分析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答案:(1)传统经济资源消耗量大,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既浪费了其中有用的资源,又破坏了环境;循环经济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破坏严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原料丰富,电力廉价充足,交通便利。(3)避免了因长期施用化肥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