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1317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气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作者:曾大兴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02期摘 要 文学的地域性与气候(物候)的差异性有密切关系。中国气候(物候)的南北差 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时代差异,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 差异和时代差异,使中国古典诗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景观、地域色彩和地域风格。气候(物 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关系是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察,可以让 我们比较具体地理解文学与气候的关系,进而理解文学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关键词 气候; 物候; 文学; 古典诗歌; 差异性; 地域性文学的地域性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是中国

2、文学还是外国文学,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还是 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都有其地域性,这一点无须再讨论。那么, 文学的地域性又是如何形成的?文学地理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文学的地域性是由文学作品 所赖以产生的地理环境造成的,这一点也不需要再讨论。而地理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地理环境 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又包括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灾害等要素, 人文环境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宗教、风俗等要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要 素都能对文学构成影响。关于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人们已经作过一些探讨,而 对关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对文学的影响,探讨得则很不够。

3、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气候对文学的 影响。本文认为,文学的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的差异性以及由气候的差异性所导致的 物候的差异性造成的,说得更简明一点,就是气候的差异性影响到物候的差异性,物候的差异 性影响到文学的地域性。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深入和集中一些,本文仅以中国古典诗歌为 例。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气候和物候。一、 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气候,就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1129。通 俗地讲,“就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称为时段)的气象状况的多年 特点”233。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差异性,一个是地域差异,一个是时代差异。物候,“是生

4、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199,用竺可桢先生的话来 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314。在大自然中,那些受气候 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植物 (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 苗、开花、吐穗等;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 眠等;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物候现象是各年的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345。气候的特点决定了物候的特点,气候的地 域和时代差异导致物候的地域和时代差异。美

5、国著名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认为,物候有纬度 差异、经度差异和高下差异。具体来讲,就是物候每向北移动纬度1、向东移动经度 5,或 向上升 400英尺(1219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或初夏将各延期4天,在晚夏和秋天则 要提早 4天。这个发现被称为“霍普金斯定律”。竺可桢先生参照这一定律,结合中国和世界有 关国家的情况,总结出物候学的四大定律,即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和古今差 异。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海拔差异和时段差异。在明白了气候与物候的内涵及其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考察文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二、 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文学与气候(物候)的关系是一种很重要

6、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关系,但在古今中外 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有关这一方面的言论却非常少见,至于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论 文和著作就更是没有了。据笔者的考察,似乎只有中国6世纪(梁代)的批评家刘勰(约 466约 537)和钟嵘(约467约 519)以及法国19世纪的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 1817)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例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 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岁 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4693694刘勰这里所讲的“春秋”,也就是下文的“四时”(春、夏、秋、冬)的一个简称;他所

7、讲的“阴阳”,则是下文的“阳气”和“阴律”的一个简称。 “阴律”就是“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 证云:“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5679这个解 释是准确的。在古代汉语中, “阳气”和“阴气”这一对概念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有时候是指气 候,有时候则未必。什么时候是指气候呢?这要看具体的语境。一般来讲,当“阳气”和“阴气” 并举,又与表示时令或季节的“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它们就是指气候。如苏浚气候 论: “晁错曰:扬粤之地,少阴多阳。李待制曰:南方地卑而土薄。土薄,故阳气常泄;地 卑,故阴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不雪,一岁之暑热过中阴气盛,故晨昏多

8、露,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 ”6229230其中“阳气”和“阴气”并举,又与“四时”出现在同一语境,是专门讲岭南地区的气候 的,故名之为气候论。刘勰上面这段话是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秋代 序),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阴阳惨舒);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物候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物色之动);随着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人的心理也在发生相应的波动(心亦摇焉)。每当阳 气萌发的时候,蚂蚁(玄驹)就开始行走;每当阴气凝聚的时候,螳螂(丹鸟)就开始潜伏。 小小的虫子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深的每年都有相应的 物候(岁有其物),每种物候都有不同的样子(物有其容),文学家的情感是随着物候的变化 而变化的(情以物迁),文学作品的语言则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辞以情迁)。这段话 就是讲气候(物候)和文学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