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12738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2 小说阅读 第3讲 人物形象 知能演练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三讲 人物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鉴 赏 家 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

2、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

3、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需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季

4、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

5、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6、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你认为作者有什么用意?答:_参考答案:小说写果贩叶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一种乐观的(或热情的、诚实的、有智慧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叶三有审美情趣,为下文写他是个不谄媚、懂艺术的鉴赏家作出

7、铺垫。2“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这句话写出了季匋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_参考答案:这句话表现季匋民的清高(或“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庸风雅士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懂”)、也不谄媚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琴王 游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

8、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晖,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

9、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_终于,远处

10、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

11、年第13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两次出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 底的潺潺流水,”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内心带来愉悦。B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 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C“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的含意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 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D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留给人一些深思。E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说明人们根本不关心他,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他 是属于多余人一类。解析:C项,“他们准备勇敢赴死”,

12、这一说法不当,应是“听得到琴声,生的希望就在眼前”。E项,人们只是陶醉在他的琴声中,并非不关心他。答案:CE4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大意相同即可,内容要点要围绕情节、主题、人物等要素)5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答:_参考答案:他虽然是一个聋子,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大意相同即可,内容要点要围绕目盲、技艺、思想境界等展开)6结合全文,探究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分点概括。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