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7251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制作海报主体教学设计作者:枣庄镇中心学校 刘磊一、设计思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科学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手段,以发现为宗旨,以感悟为目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理解信息加工的思想与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还体现“诱”和“导”两个环节。首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创设探索实践的教学环境,

2、然后导向学生的思维航向,以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我还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真正理解图像合成的过程及前景箭头装饰图形的绘制方法。二、教材分析(一)本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家一起来运动”中的第三个活动,活动2已经完成了海报背景的制作,在海报背景的基础上,为了突出运动会海报的宣传主题,本活动要求在运动会海报中添加一个运动员跳高的形象,另外,为了增强海报的层次感,本活动要求在海报中添加一些透明的箭头,作为运动会海报的前景。本节课是在上节制作海报背景的基础上对海报的进一步设计,也是下一课活动完成海报集成的必要基础,在本单元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本活动内容与七年级平面设计和图像处理

3、的有关知识充分融合,在螺旋上升的教材知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身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并向学生渗透道德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教学内容本活动从运动会海报的需要出发,按照设计规划,在活动2作品运动会海报背景的基础上,添加海报的主题和前景。整个活动分为2个阶段来完成:1、添加海报主题形象:选取素材图片中的部分内容,将其与海报背景合成。2、绘制前景装饰图形:绘制一些小的装饰图形,作为海报前景。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图像合成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图像编辑和处理能力,但比较缺乏主题创作的

4、意识和能力,具体到本节课来说就是对于怎样突出展现海报主题还不够明确,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做”,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抠图的概念。2、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3、掌握自定形状工具的使用。4、掌握有关选区的操作(载入、修改)(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海报主题展现和前景修饰的一般方法。2、体验抠图以及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图像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2、增强学生对信息真伪性的甄别能力,同时渗透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负责任使用信息技术的行

5、为和习惯。五、重点、难点分析(一)本课的教学重点:1、利用魔棒工具抠图。2、利用自定形状工具绘图。3、选区的载入、修改等操作。(二)本课的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使用选区工具在不同画面中抠取出所需图案。2、灵活运用自定形状工具和选区操作绘图。六、教学策略1、以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自学时,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指导。2、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3、激励学生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适当时候加以讲解与引导。4、在本节课关于图片真伪教学时适当渗透道德教育。七、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示范讲解法、诱思导学法、体验探究法。八、教学课时准备用1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九

6、、课前准备(一)学生的学习准备;1、复习活动2制作海报背景的相关内容。2、预习活动3制作海报主体的相关内容。(二)教师的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2、软件准备:Windows XP操作系统、Photoshop cs6图形图像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3、素材准备:A、活动2中完成的运动会海报背景作品;B、跳高.png及其它本节课所需的图片素材下发到学生机D盘“活动3素材”目录下;C、辅助教学的课件。十、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运行Photoshop软件,打开上节课制作的“运动会海报.psd”文档,即活动2完成的海报背景。教师阐述并提问:一张海报光有个背景是远远

7、不够的,还应该有自己的主题,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那么,请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运动会海报的主题形象呢?开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体现运动会海报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品分析教师打开本节课的“运动会海报.psd”文件,并引导学生,如果我们在海报背景里添加这样一个跳高运动员的人物形象,作为海报的主题,是不是很好呢?教师接着又打开课本配套光盘中的“跳高.png”文件,那么又是如何把跳高.png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分离出来呢?引入抠图和魔棒工具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抠图:即把图像中的某一部分(如人像)从原图像中“剥离”的过程。主要有三种方法:“魔棒”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以

8、及滤镜菜单中的“抽出”滤镜。“魔棒”工具可以将背景中相近颜色的区域选出来删掉,它适合使用在背景颜色层次不多的情况。今天这个跳高.png图片背景颜色较一致,刚好可以运用“魔棒”工具。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本节课的运动会海报效果图中还有一组动感的空心箭头(一大四小,共5个)用来装饰画面。学生仔细听讲,讨论并思考老师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和了解知识库“抠图”和“魔棒”工具的知识。学生探索并发现这些前景装饰图形通过分析本节课的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探索“用什么样的工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抠图”和“魔棒”工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任务分解经过上述的作品分

9、析,教师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添加海报主题形象(即添加跳高运动员到运动会海报当中来。)任务二:绘制前景装饰图形(即绘制五个动感空心箭头。)学生仔细听讲,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操作任务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任务一:添加海报主题形象教师讲解示范如何利用魔棒工具来将跳高.png图片中的主题形象添加到上节课制作的“运动会海报.psd”文档中,让学生熟悉抠图及合成图像的过程。操作过程简述如下:1、选择“魔棒”工具,设置好选项,选择图片背景区域;(在实际设置选项时,应向学生讲清设置每个选项的含义。)2、 利用“选择”菜单的“反选”命令,选中运动员区域,并将其他复制粘贴到“运

10、动会海报”图像中;3、利用“编辑”菜单中的“自由变换”命令,调整跳高人物图片大小和位置。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的同学。结合教材“加工坊”53页至54页的具体步骤及老师刚才的示范讲解来进行本任务的学习实践。考虑到学生对于“魔棒”工具比较陌生,为了扫清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接着学生再进行操作实践。任务二:绘制前景装饰图形在海报的前景中添加一些具有动感的空心箭头,一方面可以增强海报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巡视辅导,并强调学生不要在制作过程中投机取巧,要关注每一个步骤及细节。待大部分学生完成此任务后,教师喊一学生上前台操作。教师辅以讲解:首先建一新图层,设置

11、前景色,使用自定形状工具绘制箭头,利用选区收缩功能,删除箭头部像素,制作空心箭头,复制这些空心箭头,缩小后得到小箭头,再利用“复制图层”命令和“移动”工具制作另外3个箭头,并利用“风”滤镜,为各箭头图层添加运动效果。参照教材“加工坊”23页至24页来自主学习进行动感箭头的绘制。一学生上前台示范,其余学生观看并借鉴学习绘制过程。考虑到本部分任务,教材步骤非常清晰,并且难度较低,故采取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最后老师再来检验学习效果,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练习同学们去过上海世博会吗?老师我也还没有去过,但是很想在“中国馆”前留影,大家可以帮我想个办法吗?(教师提供自己一张照片和一张上海世博

12、会“中国馆”的图片。)(注:此任务要求那些已做完上述基本任务的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提示:由于我的照片的背景颜色层次较多,用今天所学的“魔棒”工具不易抠图,要求学生尝试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来抠图,并在大屏幕上简单示范“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思考并回答:将这两幅图片合成。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来完成拓展练习里的任务。由于是对教师本人“操作”,学生对较难的 “磁性套索”工具学习兴趣也一样高涨。实践运用教师要求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合成自己的照片到喜欢的图片中去,但要注意整合后图像的美观和逼真,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夸张。学生课后完成此项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抠图的基本技术和解决方法成功应用到自己的学习

13、和生活中去。补充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片的合成,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技术来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教师展示课前在网上收集的照片1、布什的逆袭。 2002年流传的一张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一所小学里反着拿一本儿童读物的照片。不过有经验的人很快指出,布什手里的书即使正过来也是左右颠倒的,其实是女孩手里的书的镜像。尽管如此,人们也常拿这幅照片来讽刺布什的低智商。2、直升机和鲨鱼。 2001年网上最著名的一幅照片。在发送照片的电子邮件中通常声称是国家地理杂志的年度最佳照片。不过官方很快否定了。之后专家指出,这是由一张美军空军演习照片和另一张南非拍摄的大白鲨照片的合成。最后,“直升机和鲨鱼”成为了说明网络负面影响

14、和批判性思考和观察的重要性,最常引用的反例。学生观看并仔细听讲,明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不能造假,否则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通过这张图片的展示,既可以保持学生学习Photoshop软件的激情和兴趣,又可以向学生渗透诚信道德教育。师生共同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归纳:今天我们主要学会了“魔棒”工具的正确使用,并学习了如何将两幅图片进行有机合成,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结合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将本课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和提炼。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示范讲解和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学生学习兴趣

15、较浓,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本节课亮点之一:我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均以学生为主体,一直在不停地启发诱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现成的知识给学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且我也基本上做到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理念都符合新课改精神。本节课的亮点之二: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在掌握“魔棒”工具的基础上,我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磁性套索”工具将老师的照片合成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中,从而引导程度好的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亮点之三: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让我感到精彩的结课同样也很重要,它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从而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人在课程结束时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