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07151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材分析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等差

2、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并能利用它求和解决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采用了倒序相加法,思路的获得得益于等到差数列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一性质的认识和发现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能掌握“倒序相加”数学方法来源: 本节课关键问题是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的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思维的单一性,引导学

3、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以及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采用教学方法: 1、引导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析、讲解-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展开导学。2、情景教学法;充分联系生活,尽可能增加导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媒体教学课件和实物模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参与。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导入新课一“小故事”: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 “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100=?”过了两分钟,正当

4、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1+2+3+100=5050来源: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05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来源:(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导入新课二来源:首先回忆一下前几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的定义: =d ,(n2,n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或=pn+q (p、q是常数)3几种计算公差d的方法: d= d= d=4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性质: m+n=p+q (m, n, p, q N )6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中,称为数列的前n项和,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