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01030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坍缩(tn)蹊跷(qio)混沌(hn)模棱两可(lng)B贮存(ch) 弭谤(m) 尺牍(d) 不折不挠(no)C颓废(tu) 毗邻(p) 潜在(qin) 引吭高歌(hng)D精髓(su) 盥洗(gun) 拨弦(xun) 乳臭未干(xi) 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永葆生机 得鱼忘筌 出神入化 辐射 笑咪咪B繁文缛节 哀声叹气 开诚布公 膨涨 汗涔涔C战战兢兢 起承转合 归根结蒂 寥落 醉醺醺D锋芒必露 责无旁贷 感恩带德 炒作 峭楞楞3以下各项加点的词语使用

2、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擅长把西方各类美学、心理学和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书中精辟见解层出不穷,让人读来津津乐道。B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很高明,只寥寥数笔,就使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个性跃然纸上。 C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都是音乐美,诗歌和音乐是休戚相关的。D为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学校展开了“每周英语角”活动,很多英语爱好者趋之若鹜。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学大师们所铸造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持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源泉。B“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表达的和谐这个中国式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无时无处都在实践着。C别里科夫生活

3、中的种种“套子”,既束缚自己,也限制别人,已成为顽固保守、害怕改革这类人的代名词。D语文学习除课堂之外,我们还需要在课外通过看报刊、看课外书、看电视以及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语文素养。5以下相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巴金的家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的主要线索,小说的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B三国演义作为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张飞的“义绝”,孔明的“智绝”。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了他艺术创作的顶峰,其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

4、思形象。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作者浓墨重彩的表现了他作为理想主义者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迷惘、痛苦和悲怆。D巴黎圣母院表达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作家的特色,作品的描写就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特点: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二、(9分,每题3分) 美国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美国会参议院于10月11日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国会议员们和一些经济学家给出的逻辑是,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使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了美中贸易逆差,并最终抢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这种老调重弹在选民中还颇有市场,它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转移选民对其经济政

5、策尤其就业问题上无能的注重的重要工具。再者,汇率能够说是美国打击对手驾轻就熟的手段了。上个世纪,拉美、日本、东南亚都曾在美国的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假如说那一轮货币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压这些国家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此轮对人民币“开战”,包括之前使用隐性手段打击欧元,美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近期亚洲货币加速升值,各国央行纷纷入市干预,而美国力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目的就是要借此促使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最后,也不能排除这是美国“无意之中”将其在政治、军事上惯用的“围堵”手段习惯性移植到人民币汇率这样的财经问题上,遏制中国战略扩张步伐的手段。但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不但适得其

6、反,甚至可能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担忧,尤其是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专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原因众多,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币汇率,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各国在经济世界化形成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汇率更重要的因素。中方已多次阐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并说明了坚决反对美国会参议院相关人民币汇率议案的严正立场。这项议案不但解决不了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问题,到头来只会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干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的努力,损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无一益。 6对美国会通过2011年

7、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原因及目的,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美国政府想趁机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好处,为美国企业在华争取更多权益,打开多个市场。B在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的气氛中,这个法案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获取更多项选择民选票的重要工具。C人民币升值对改善美国经济有实际协助,所以那些国会议员和利益集团才会借炒作人民币升值向政府施压。D这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扩张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让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从而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7以下对美国这场货币战争会产生的影响,分析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一定会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担忧,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B美参院以立

8、法方式逼迫人民币升值必定会引发中方对此的强烈反对,并会严重干扰中美乃至世界经济正常的经贸关系。C这场货币战争的影响空前巨大,即使亚洲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大力入市干预也仍然不可能改变货币加速升值的结局。D美国是惯用汇率手段来打击对手的,它让拉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就在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8依据原文,以下推断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国一定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让人民币升值。 B中国严重依赖对外出口,一定会抵制这场贸易战,这样美国从中便可捞取好处。C这场贸易战一旦爆发,世界经济将即刻陷于混乱和衰退状态,难以强劲复苏和增长。D在这场货币战争中,中国应该更加冷

9、静严肃地思考,积极应对,一味拒绝是无用的。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

10、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1、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历:经过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C崖限当道者 当:挡住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弥漫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之力尚足以入B古谓之天门溪水 蚓无爪牙之利C其级七千有余 其孰能讥之乎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表达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

12、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四、(27分)12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3分)答: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分)答: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分)答:13给以下文言文段断句(3分)王 蓝 田 性 急 尝 食 鸡 子 以 箸 刺 之

13、 不 得 便 大 怒 举 以 掷 地 鸡 子于 地 圆 转 未 止 仍(通“乃”) 下 地 以 屐 齿 蹍(nin:踩) 之 又 不 得 瞋 甚 复 于 地 取 内(通“纳”) 口 中 啮 破 即 吐 之 1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8分)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诗人好友裴坦调任舒州,杜牧赴官归京,以诗赠别。清戈:江名,在宣州西。(1)本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答:(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14、(4分)答:15填空。(6分)(1)巴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陆续写成了小说家春秋,这三部长篇合称为 。(2)西班牙作家 写的堂吉诃德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小说,是一部很有趣味的小说。(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 ”,语句质朴;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富有哲理;柳永望海潮中“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境美妙;李密陈情表中“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情真意切。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促织,促织!宗璞 秋来了。 不知不觉间,秋天全面地到来了。 一个夏天由着知了聒噪,吵得人恨不得大喝一声“别吵了!”也只能想想而已,谁和知了一般见识?随着玉簪的色与香,夜间突然有了清亮无比的鸣声,那是蟋蟀。叫叫停停,显得夜愈发的静,又是一年一度虫鸣音乐会换演员的时候了。知了的呐喊逐步衰微,终于沉默,蟋蟀叫声愈来愈多,愈来愈亮。清晨在松下小立,竹丛里地锦间都有不止一支小乐队,后来中午也能听到了。最传神、最有秋之意韵的鸣声是在晚间,似比白天的鸣声更高了八度,很是饱满。狄更斯在炉边蟋蟀这篇小说里形容蟋蟀的叫声“像一颗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