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9271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科学知识课文,读着本文,仿佛回到了儿时,也像张衡一样,偎依在奶奶的怀里,与天上的星星一齐眨眼睛:那是牛郎星,那是织女星,那是启明星,那是勺子星它们怎么总能挂在天空?一共有多少颗?数也数不清。而且本文的语言生动、简洁、优美,处处透着童趣,显着童真,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的深入阅读,在读中获得愉悦地享受,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作以下几点反思: 一、识字教

2、学与阅读结合,充满情趣,体现识字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二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已有近两千字,他们有自己的识字方法,识字教学是重点,但已不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要提高识字的效率,力求扎实有效。教学本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对着课件“明朗的夜空”数数“天上的星星”,再到课文里找“星星”(生字),这样,会感到教学是多么的富有情趣,孩子们也会感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在初步感知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采用多种阅读的方法,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1、图文结合,多元感悟,感受星空的美。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洒在碧玉盘里。”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句子教学时进行了

3、扎扎实实的训练。我先让学生读读,谈谈你感受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们在朗读中体验,又将体验融入朗读中,将这句话读美了,读出感情了。2、自读、自悟、自得,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张衡数星星的决心和对星空的认识。在进行二、三两小节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奶奶对小张衡的疼爱,学着奶奶的语气笑着劝劝张衡。 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张衡不是第一次数星星,体会到奶奶认为星星是数不清的。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4、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这节课,多媒体课件成了我的好帮手,利用课件,检查自学,品读句子,在本课的安排中,我还用多媒体来解决“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的这个难点。这样,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

5、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四、文以载道、文道结台,体现低年级语思合科的特点,发挥其德育功能。数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较浓的文章。新课标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时,我随时随处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张衡的刻苦、认真、仔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渗透了思想教育,这样,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不同程序的学生都能受到训练,有所收获。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内有限的时间与课文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上好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但由于时间短,学生情况不熟悉,或许我还没有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堂课中,我运用了精美的课件,将孩子们带入到了真实的情境中,所以孩子们看到了,感受了,也投入了,整堂课中,他们的精神是饱满的,情感是愉悦的。他们跟着张衡,学着张衡,感悟着张衡,相信他们对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更新的认识。正如课堂总结时那样,也许,真有一个孩子因为认识了张衡,数了星星,学会了思考,研究,而成为一个天文学家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