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99172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第一部分 方案概述 一、施工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平安管理、预防和限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平安事故发生,切实爱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平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北京市平安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状况,特制定此方案。 二、施工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三、施工地点 四、施工总要求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平安管理规程进行施工 五、参与施工人员及职责 参与人员:全部职能部门,其中以 人员为主,其他部门为辅。 职责:现场指导: 现场监督: 后勤保障: 六、施工步骤 (一) 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

2、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19.5%-23.5%) 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 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5ppm)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平安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依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退、限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平安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缺氧危急作

3、业平安规程(GB8958-2023)、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23)等标准进行。 (三) 通风 本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实行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急,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四) 防护设备 本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 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运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当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 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

4、的选择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运用与维护要求(GBT 18664-2023)。缺氧条件下,应符合缺氧危急作业平安规程(GB895888)要求。 (六) 应急救援设备 本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爱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平安绳,救生索,平安梯等。 七、打算物资 依据工程实际状况,现场工作工人6人,物品清单详见表1 表1 其次部分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材料 一、危急、有害因素识别 (一)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二)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

5、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三) (四)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惫;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肯定危急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五)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和蒸汽各种危急气体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损害等危急有害因素; 二、留意事项 (一) (二) (三) (四) 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坚持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起先前,对危急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必需实行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平安受控状态; 作业人员必需配备并运用平安带(绳)、隔离式呼吸

6、爱护器具等防护用品; (五) (六) 必需支配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亲密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发觉异样状况,应刚好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三、作业程序 (一) 根据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作业,必需依据实际状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平安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精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二) 确保有限空间危急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需符合国家标准的平安要求; (三) 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

7、,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四) 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急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审批表格式见表2; 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审批表 表2 本表一式四份:监护人员、施工负责人、申请单位、平安管理部门各执一份,刚好消退警戒。 注: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平安管理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五) 在有限空间危急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改变的危急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六)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需符合有关用电平安

8、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运用平安矿灯或36伏以下的平安灯,运用超过平安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需按规定配备漏电爱护器; (七) 发觉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运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运用氧气呼吸器; (八)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全部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需运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急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九)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纳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需配备并运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爱护器具; (十)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

9、空间危急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精确清点人数。 (十一) 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 络信号; (十二) 假如作业场所的缺氧危急可能影响旁边作业场所人员的平安时,应刚好通知 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十三)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臵警示标记; (十四) 在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必需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 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特别状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十五) 在密闭容器内运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需在作业过程中通风 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平安要求; (十六)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

10、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 内部作业时必需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记; (十七)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假如设备与正 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十八)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 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干脆解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四、应急救援 (一) 中毒急救 1. 由呼吸道中毒时,应快速离开现场,到簇新空气流通的地方; 2. 经口服中毒者,马上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 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需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 眼、

11、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 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二) 缺氧窒息急救 1. 快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簇新空气的通风处; 2. 视状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峻者速交医生处理。 (打120电话); 3. 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快速撤离现场,呼吸簇新空气,同 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刚好更换合格呼吸器; 五、演习警示图标 (一) 典型有限空间警示语句列举 (二) 警示标记式样 注: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在进行救援的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报告 另附:有限空间作业演习记录表 有限空间作业演习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