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98121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于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为物流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并将会把物流业提升为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电子商务技术在物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作简单介绍。一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PO

2、S) (1)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int Of Sale)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POS系统基本作业原理是先将商品资料创建于计算机文件内,透过计算机收银机联机架构,商品上之条码能透过收银设备上光学读取设备直接读入后(或由键盘直接输入代号)马上可以显示商品信息(单价,部门,折扣.)加速收银速度与正确性。每笔商品销售明细资料(售价,部门,时段,客层)自动记录下来,再由联机架购传回计算机。经由计算机计算处理即能生成各种销售统计

3、分析信息当为经营管理依据。pos系统实现后的价值 1. 节约了原来用于手写、保管各种单据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2. 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3. 提高工作人员的正确性,省略了手工核对的工作量; 4. 各级主管从繁重的传统式经营管理中解脱出来,并且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于管理工作,工作重心逐渐转到管理上来,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5. 采购人员利用查询和报表,更直接、有效地获得商品情况,了解到商品是否畅销和滞销; pos系统的应用1、连锁经营:总部(配送中心):可在总部局域网中安装一个或多个后台进销存系统,通过各部门操作人员的数据录入和维护,将整个企业的商品进销存流程纳入良

4、性的运转状态,在后台完成商品、客商、客户等信息维护,进货、存货和销货等业务管理,以提供给各分店准确的系统数据。 分店(销售分支):在每一个分店中安装一台收银机监控系统,下设多个POS机,由收银机监控程序通过远程拨号网络与总部服务器连接,负责接收总部系统数据,并收集下属POS机的销售数据汇总成销售单后发送回总部服务器。若规模较小则可将收银机监控和前台系统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上。 总经理或移动办公:在出差时,可在局域网之外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通过远程拨号网络与总部服务器连接,实现信息查询和远程操作 连锁店系统结构图 2、单店经营:后台进销存业务:在各部门中安装后台进销存系统,设置部门和人员

5、及相应权限,通过各部门人员的协同运作,完成后台的进销存业务。 前台销售系统:安装一台收银机监控,实现后台和前台之间的数据连接,并统一对前台进行管理。 总经理或移动办公:在出差时,可在局域网之外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通过远程拨号网络与总部服务器连接,实现信息查询和远程操作。 (2)条形码技术(Barcode)-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条形码是由美国的NTWoodland在194

6、9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 供应链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模型见图1。条形码的应用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中有效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

7、个方面: 销售信息系统 库存系统 分货拣选系统(二) 销售数据分析 销售均值与标准差 提前期内销售均值与标准差(三) 订货决策 提前期客户服务水平设定 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顾客服务水平(5%)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 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

8、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再订货点ROP的确定 最佳订货量Q*的确定(四)自动订货 VAN增值网络VAN增值网络,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基础通讯网络所建立的设施与服务,增值网络服务商设立增值网络服务中心提供各式各样的增值服务,以增加网络使用的附加价值。 VAN在物流上的应用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

9、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Value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 电子数据交换(EDI)-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贸易”。以往世界每年花

10、在制作文件的费用达3000亿美元,所以“无纸化贸易”被誉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件、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一个部门或企业若要实现EDI,首先必须有一套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其次,为使本企业内部数据比较容易地转换为EDI标准格式,须采用EDI标准;另外,通信环境的优劣也是关系到EDI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格典型的EDI工作过程及文件流程图如下图:EDI数据通讯网络订单文件用户计算机标准文件标准文件用户计算机订单文件 EDI工作流程图 EDI系统报文生成及处理格式转换通信模块信息模块本单位其他信息系统或数据库EDI 通信网EDI 系统EDI系统EDI系统

11、功能模型图 自动订货系统(EOS)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讯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EOS按应用范围 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之间的EOS系统,EOS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EOS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传统的订货方式,如上门订货、邮寄订货电话、传真订货等,EOS系统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的出错率,节省人工费。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同

12、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 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 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发出订单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 发出订单企业各地店铺订货商品的检查,订货请求接受订单企业的接受订单,发出订单发出订单企业的总部汇总各店铺订单,检查核对,发出订单EOS的基本框架(五)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再订货模型1. 计算Q*和ROP再订货点存貨管理法假設需求会永久地、持续地耗用存货,使之減少。当存货消耗到一定程度,即存貨量等于或

13、低于一定数量(称做再订货点)时,就要向供货点來补充存货,订货量为经济订货量Q*。在某一时点有效的存货就是所持有的存货量加上已订购的数量減去已承若的供貨货数量。经过前置时间之后,所有订购量Q*在某一时点被运到。从存货降到再订购点,企业发出铺货订单到企业收到所订购货物的这段时期内,可能存在需求超过剩余存貨的风险。通过升高或降低再订购点,以及调整Q*,我们就可以控制这一时段发生缺货的概率。举例说明的是单一産品再订购点存貨管理系統的运行情況,其中对前置时间的需求只知道符合常规分配。该前置时间內需求(Demand During Lead Time,DDLT)的均值为X,标准差为sd 。通常,我们不能直接

14、知道X和 sd 的值,但通过汇总前置时间內各單期需求的分布情況就很容易估计出这两个值。資料10.10 例子拜爾斯产品公司经销一种名为繫桿的产品,这是一种用于卡车设备的U型螺栓。有关该产品的已有资料如下:每月的需求预测,d11,107个預測的标准差,sd3,099个铺货前置时间,LT1.5个月产品价值,C0.11美元/个处理供应商订购的成本,S10美元/订单存货持有成本,I20%/年前置时间內的现货供应概率,P 75%再订购量为Q*11108个再订购点为ROPdLTz(sd)式中sd30993795个。,当z为0.67时,常规分配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为0.75。因此ROP(116071.50.673795)各= 19203个因此,当有效的存货水平降到19203单位时,就应订货11008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