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7227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复习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物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他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财物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2、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活动:输入、转化和输出。3、生产运作管理(1)定义: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 与控制。(2)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4、生产运作管理人员所需的技能: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行为技能,是指生产运作 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

2、员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5、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1)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 的生产;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 品的生产。(2)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6、服务性运作:又称为非制造性生产,它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7、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及

3、其特点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 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成批生产:品种不只一种,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生产有一定的重复性。8、流程(1)定义:流程是具有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相关活动。(2)度量:流程可以用流程时间、在制品库存和通过率来度量。(3)分类:连续流程和离散流程;V型:由一种原材料经过基本相同的加工过程转换成种类繁多的最终产品;A 型:由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转换成少数几种产品;T型:最终产品是由相似零部件以不同的方式组装成不同的产品。(4)组织流程的基本要求:尽量减少以至消除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同步性,是指组成一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完成

4、每项任务的时间相同。9、时间(1)活动的时间:加工时间;调整准备时间和转换时间;等待时间和库存时间;搬运时间; 空闲时间。(2)涉及流程的时间:节拍、生产周期、提前期、订单处理时间、新产品开发时间、采购时间、配送时 间、总流程时间。节拍:生产线上相邻两个产品出产的时间间隔就是节拍。 生产周期:是指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上开始加工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加工完成 为止的时间间隔。10、生产系统的柔性是指企业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 的加工要求,二是指转换时间。11、供需协调:所谓供需协调就是供方完全按需方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第二章 企业战略

5、和运作策略1、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确定企业使命和主要目标、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四个阶段。2、战略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3、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价格、质量、品种、服务、时间和环保。4、(1)环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 (2)宏观环境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社会因素;(3) 行业环境主要包括五种要素:需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供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替代品 的威胁;新加入者的威胁;行业内企业的竞争。5、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所支

6、付的价格。6、战略选择包括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和智能策略的选择。(1) 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解决公司应该投入何种事业领域,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2)事业部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3) 职能策略为增进企业内职能性操作效果的策略。7、生产运作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和设计;生产运 作系统的设计。(1)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主要包括自制还是购买,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 预测驱动式生产是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组织生产活动;订单驱动式生产是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进行的 生产活动。备货订货分离点(CO

7、DP):为了兼顾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和生产过程的效率,可以将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 产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这种组合的关键是确定备货生产和订货生产的分离点,简称备货订货分离 点。(2) 产品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外部需求与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原材料、 外购件的供应;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目标上的差别。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的策略: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自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买技 术或专利;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3)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有四方面的策略,即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以及工作考核和报酬。第三章 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址1、研究与开发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2

8、、新产品开发(1) 新产品开发面临着费用高、成功率低、风险大、回报下降等压力;(2) 失败的关键原因:没有潜在的用户和需求、新产品与当前的需求不匹配、营销工作不得力;(3) 开发动力: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3、产品设计过程包括新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构思、可行性论证、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设计。4、产品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三个阶段。(1) 总体设计:过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产品的性能、设计原则、技术参数、概略计算产品的技术经济指 标、进行产品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的分析。(2) 技术设计:将技术任务书中确定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参数具体化,根据技术任务书所规定的原则,进 一步确定产品结

9、构和技术经济指标,以总图、系统图、明细表、说明书等总括形式表现出来。(3) 工作图设计:根据技术设计阶段确定的结构布置和主要尺寸,进一步作结构的细节设计,逐步修改 和完善,绘制全套工作图样和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为产品制造和装配提供确定的依据。5、工艺设计是指按产品设计要求,安排或规 划出从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所需要的一系列 加工过程、工 时消耗、设备和工艺装备需求等的说明。工艺过程设计的程序包括: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工艺方 案、制工艺规程、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6、产品设计和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计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设计可制造性强的产品;设计鲁 棒性强的产品;设计绿色产品。7、生产流程设计与

10、选择 (1)生产流程分类: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按项目组织的生产流程。(2) 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性质;自制还是外购决策;生产柔性;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接触顾客的程度。8、并行工程(1) 定义: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 系统方法。(2) 特点: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产 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 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3) 主要思想:并行的活动和过程;连

11、续的信息转化;连续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高效率的组 织结构。(4) 并行工程技术:虚拟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系列化,零件标准化、通用化;成组技术; 减少变化的方案。(5) 并行工程的人员构成:制造、装配、质量、营销人员;顾客和供应商;环保人员。9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指提供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生产、使用、维护到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 期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管理。第四章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1、设施选址就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综合平衡各种因素,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的过程。2、影响选址的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1) 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

12、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和费用;(2) 政治因素:政治局面、法制的健全、税负的公平;(3) 社会因素: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4) 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3、生产和服务设备或设施布置就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 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4、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产品的结构和工艺特点;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 生产规模。5、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叉和迂回运 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充分利

13、用现有 运输条件;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 应力求占地面积最小;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6、布置类型:固定式布置、按产品布置、按工艺过程布置、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C 型制造单元布置、 U 型只在单元及生产线布置。7、选址于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法、评分法、作业相关图、从-至表法。8、装配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工序 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9、办公室布置考虑的因素: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迅速、方便;人员的劳动生产率。第五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1、生产率 (1)定义

14、:所谓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资源之比。(2)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技术因素:主要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必需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 技术水平;操作者行为因素:指操作者的心理需求和感情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2、工作设计:所谓工作,是指一个工人承担的一组任务或活动的总称。工作设计则是确定具体的任务和 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3、泰勒科学管理四原则: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科 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 学原则去办;资方(管理者)和工

15、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 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4、解决工作设计中存在的行为问题的方法:工作扩大化、工作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1)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 作的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工作对顾客的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2) 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3) 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5、团队工作方式是指,与以往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完整工作的一部分不同,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 责并完成这项工作。方式:解决问题式团队、特定目标式团队、自我管理式团队。6、工时定额,又称为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作用:确定工作所需人员数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的重要依据;控制成 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7、人-机工程正是以人-机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