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6897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方案导语:今年 5月20日至 6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 传月,主题是: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下面是我园的活动方案:一、 案例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 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 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这一课 题对大班幼儿及家长有重大现实意义。二、 案例描述: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是人生的一大转折, 孩子从幼儿园 做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 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对培养

2、幼儿 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 适应性等教研内容进行了研讨。在大班年段的组织下, 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 对 大班幼儿的摸底调查、测验、经验总结、教师资料整理和认知辩 论。研讨前的准备, 分两组进行, 一组教师做好对孩子现有能力 的摸底工作, 另一组教师对幼儿园与小学两类教育机构进行比较 分析,最后综合结果如下:1、学习时间不一样幼儿园每天上午有 1.5 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 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 45 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 较幼儿园多出 3 倍。2、生活制度不一样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 所以,活动动静、 强弱得当, 适合孩

3、子的特点。小学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 子动起来,孩子就会坐不住。3、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 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 大纲,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所以,以听为主,孩子就会 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4、睡眠时间不一样幼儿园的孩子, 白天可以园内午睡二个半小时, 晚上基本上 从 8: 307: 00,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的孩子,有的因 为借读,择校等种种原因,离学校比较远,中午无法午休,再加 上上学时间早 (7:30),晚上有的孩子要做作业, 睡得也较晚,所 以,才入学的孩子常会无精打采,哈气

4、连片。5、师生关系不一样幼儿园 每时每刻都有教师伴随左右, 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 而小学是一个班 3 位课任教师, 一节课一轮换, 课间往往无教师 在班,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有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 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 ?口渴了怎么办?6、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白白胖胖就 满足了。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 100 分 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 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 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

5、延,孩子 也会不适应。从以上两类教育机构的差异, 可以看出, 它给孩子在身心两 个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使孩子感到陌生、恐惧,学习积极 性不高。此外,大班教师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 独立意识进行了摸底、 测验, 在全体教师的激烈辩论和共同商榷 下,认为:1、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1)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 早 睡早起。(2) 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 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 午睡等生活习惯。(3) 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 (班长、值日生 ),有一定 的组织能力。2、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1)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2) 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3) 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 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 志与品质。3、重视幼儿情商发展(1) 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 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 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 要让幼儿成为活动 中的主体。(3) 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4、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专心听讲、 保持文具 和书包的整洁。(3) 适当改变学习环境, 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 在

7、本学期 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4) 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5) 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6) 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大家提出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 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 速度,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认为家长应做好以下准 备:首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 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每天回家后 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 师。其次,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将幼儿房间 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 个学习

8、的环境。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 需要调动 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 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让幼儿尽快 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一天天变 懂事,这是我们最开心、 最高兴的事。 孩子们马上就要离开我们, 去开始他们新的生活与学习。 我们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带着我们的 爱,飞向那更广阔的天空 幼儿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做如下总结:1、教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以前,每次教研总是领导在上面讲, 教师在下面做笔记, 会议氛围总是死气沉沉, 而且大家各抒己见的机会也比较少。 这 次教研我们采用了各种形式,特别是开展了一次辩论赛的形式,

9、而且主持人不是领导而是一线教师, 各组员事先查好资料, 大家 把自己的想法说得非常生动,整个气氛非常活跃。2、孩子的各种能力要从“小”抓起这里的“小”是指小班或托班的意思,孩子们的自理能 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情商发展、学习适应性的 培养,都应该从刚入园就开始了, 不是读大班时才需培养, 这样, 教师教的轻松,孩子也不会一下子感觉到沉重的负担。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悉小学低段教本 所谓自己有一桶才能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在领会实施幼 儿园的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应该熟悉小学低段的教学情况, 以便 在教学中有明确目的。 最好能向小学一年纪老师请教, 共同商讨 适合幼儿更好入小学的

10、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4、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与他们最好的配合 要把孩子的学习情况跟家长做如实的介绍,让家长知道 自己孩子在班中的情况,有必要时可以请他们来观摩我们的活 动。当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后,就会主动跟老师询问,比 如:孩子动作慢该怎么协助幼儿园改正、怎样辅导孩子做 10 以 内的加减、 怎样让孩子学会更好的与人交往、 孩子阅读能力的培 养等等。 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 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 的不同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需要做那些工作。 相信经过家园双方的 努力,孩子肯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5、其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 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 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 在教育形式上 还要逐步靠拢,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 幼儿教 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