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题专辑 (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6302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图题专辑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图题专辑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图题专辑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图题专辑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图题专辑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图题专辑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甲图中作出在AB在平面镜中的像2、在乙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3、如丙图所示,AB为平面镜,一条光线经S点射到平面镜反射后又通过P点,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3.如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简图。由固定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AO以60的入射角射向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光屏上的B点,再通过光屏上的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1)请通过作图找出B点的准确位置。 (2)控制液面高度变化过程,必须使液面保持对于激光光线产生 反射,才能够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当液面上升时,激光点比现在的位置 (填升高或者降低)。4、如图3

2、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图2图1(2)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点: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5cm)。(3)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

3、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6.如下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AO.F2图77.在图中画出使杠杆OA平衡时最小动力F1的方向和阻力F2的力臂l2.8.小磁针在图一中所示的位置静止,请标出磁体的磁极,并画出磁感线的方向;请标出图二中通电螺线管及小磁针的N、S极. 图8-4A 图8-39.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法。10.图8-3是人们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

4、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11.木块M漂浮在液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请你在答卷第24题图中画出木块M所受力的示意图.12.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3所示,请你在答卷第25题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1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 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1图212.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

5、杆,如图5,它是一个_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_一些(填增大或减小)请在图中做出动力臂和阻力臂。14.(1)请在图1中画出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2)图2是非正常眼睛的示意图,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合适的透镜用于矫正。15.请按要求作图:(1)如图7所示,小磁针静止在图示的位置,请标出磁体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16.(1)图3所示,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磁体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2)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图11图1217.请按下列要求在答题卡上作图。(1)画出图11中重为2N的紫砂茶壶受到的重力示意图。(2)画出图12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3)画出图13中新型核桃夹手柄受到力F的力臂。图1318.按要求作图(必须用尺作图)(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画出图乙中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射光线。(3)、把图丙中的开关、电灯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