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4765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一、目的 17二、范围和对象 17(一)村庄监测 17(二)县域监测 19三、村庄监测内容 19(一)环境空气质量 19(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三)土壤环境质量 22(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四、县域监测内容 23(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五、质量控制 26(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六、数据

2、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一)数据报送 27(二)报告提纲 27、目的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二、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 31个省(区、市)。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 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 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含人工湿 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

3、质 量状况监测。(一)村庄监测1. 村庄类型划分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 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 7个类型。(1)生态型村庄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 地等区域内的村庄。(2)种植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较大规模现代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 蔬菜、水果等,农膜、化肥和农药量使用较大的村庄。(3)养殖型村庄指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环境污染主要 来源于此的村庄。(4)牧业型村庄指在典型草原区域,生产生活方式以放牧养殖畜禽等为主的 村庄,

4、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等。(5)工业型村庄指以工矿企业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庄,村庄环境受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较大的村庄。(6)旅游型村庄以旅游业或者商品交换、流通等经济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 村庄,村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为“吃、住、行、游、购、娱”等 商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7)其他型村庄不属于以上六种类型或者以上多个类型并存且持平的村庄,以及处于城乡结合部位、城镇化的村庄等。2. 村庄选取原则(1)村庄数量:选取的监测村庄分为必测村庄和选测村庄 两大类。必测村庄即每年都开展监测的定点村庄,用于村庄环境# 质量年际间比较。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村

5、庄作为必测村庄,每种村庄类型选取12个,必测村庄清单由环境保护部最终确定;选测村庄即地方根据监测工作方案和实 际需要每年新增的监测村庄,由每个省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 定。每个县域选择的必测和选测村庄数量总计为35个。(2)村庄类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 分布相对集中的行政村庄, 尽量涵盖本 方案中所列7种村庄类型。(3)空间分布:县域选取的监测村庄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县 域范围,各省份选取的必测村庄尽量均匀分布在省域范围内。(二)县域监测县域监测以县域整体作为监测区域, 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 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地表水水质以县域为单元布点开展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状

6、况监测主要通过遥感手段开展监测。三、村庄监测内容(一)环境空气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居民区布设1个监测点位。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Q)和可吸入颗粒 物(PM0)。选测项目:细颗粒物(PM.5 )、臭氧(Q)、一氧化碳(CQ等。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单位:微克/立方米(卩g/m3)3.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 监测方法采用手工采样监测和自动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推荐使用自动监测,优先使用环境质量流动监测车进行监测。每次监测连续5天,每天进行监测,取各监测项目的日均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凡是不

7、注明日期的 引用标准和规范等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方案,下同)。(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每个村庄至少布设1个监测断面/点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分为地表水源地、地下水源地和其他水源 地等类型。地表水源地主要包括河流、湖库、山溪、坑塘、水窖 等;地下水源地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山涧泉水等。若村庄所在乡镇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可以此数据作为该村庄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要求进行报送。2.监测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表 1中24项基本项目和表2中5项补充项目(共29项),见表1。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

8、(GB/T14848中 23项,见表2。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表1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水温(C )9氟化物17铅25氯化物2pH(无量纲)10粪大肠菌群(个 /L )18镉26硝酸盐氮3溶解氧11五日生化需 氧量19六价铬27铁4高锰酸盐指 数12化学需氧量20氰化物28锰5氨氮13铜21阴离了表面 活性剂29总氮(湖、库, 以N计)6石油类14锌22硫化物7挥发酚15砷23硒8总磷16汞24硫酸盐表2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单位:mg/L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pH(无量级)7氟化物13砷19阴

9、离子合成洗 涤剂2总硬度8总大肠菌群(个 /L )14汞20硝酸盐氮3硫酸盐9挥发酚15铅21亚硝酸盐氮4氯化物10铜16镉22铁5高锰酸盐指 数11锌17六价铬23锰6氨氮12硒18氰化物3.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 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水和废水部分)。(三)土壤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基本农田、园地(果园、茶园、 菜园等)、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各布设 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 可根据村庄环境状况,在重点区域土壤中选测两类, 各布设1个 监测点位。重点区域土壤包括:工矿企业周边土壤;畜、禽、水 产养殖场周边土壤;污水灌

10、溉的农田土壤;大量堆放工业废渣、 生活垃圾场地周围的土壤;长期受工业废气和粉尘影响的土壤; 居民区周边土壤;其他疑似有污染的土壤。2. 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土壤 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 等元素的全量。选测项目:基本农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 物。工业型村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特征污染物项目的监测。单位:毫克/千克(mg/kg)3. 监测频次每五年的第一年监测1次。采样时间为18月,避免在施 用农药、化肥后立即采样。4. 监测方法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要求,开展监测。(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针对开展“以奖促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对 生活污

11、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进行监测。1点位布设选取1个生活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处理厂(站)或者人工湿地,在其出水口处取样。2. 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化学需氧量(COD )和氨氮。选测项目:pH (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 总磷、粪大肠菌群(个/L )。单位:毫克/ 升( mg/L)3. 监测频次每半年监测1次,全年2次。4. 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水和废水部分)。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18918)。四、县域监测内容(一)地表水环境质量1点位布设以县域为点位布设单元。在县域最大河流(水系)的出、入 境位

12、置各布设1个监测断面。如有湖库,增加布设1个监测点位,有2个以上湖库的县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相对重要的1个开展监测。县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的不监测,北方地区冰封期不具备监测条件时可不进行监测。若县域范围内(城区除外)已有地表水国控、省控或市控水 质监测断面/点位,则可将其作为农村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2.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表1中基本项目(共24 项),见表3。表3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单位:毫克/升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序号项目1水温(C)7氨氮13铜19六价铬2pH(无量纲)8总磷14锌20氰化物3溶解氧9氟化物15砷21阴离了表面 活性剂4高锰酸盐指数10粪大肠菌群(个

13、/L )16汞22硫化物5化学需氧量11石油类17铅23硒6五日生化需氧量12挥发酚18镉24总氮(湖、库, 以N计)3. 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4. 监测方法以手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补充,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水和废水部分)。#(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 监测区域以县域全境作为监测区域,开展县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监测,同时调查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状况影响因素。2. 监测指标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 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区 域特点,确定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调查监测指标,共分为三级。 三级指标18个,见表4。遥感监测指标为土地利用/覆盖指标,其他指标为降水量、 水资源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表4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含义及作用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状 况 指 数生物丰度指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 耕地、建筑用地及未利用 地的面积占县域面积的比 例通过不冋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 种数量上的差异,反映县域区域 生物丰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