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4045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太原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山西太原八下期末生物试卷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与此现象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2. 某消防员在一次灭火过程中受伤,急需输血,其血型是 B 型,那么献血者的血型最好是 A A 型B B 型C AB 型D O 型3. 下面是丁丁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错误的是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4. 小华想观察叶绿体,可以选择以下实验材料中的 A洋葱鳞片叶B成熟的番茄果实C人血涂片D黄瓜果实5. 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

2、中有 20 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其经过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 A 10 条B 20 条C 30 条D 40 条6. 如图显示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的 a 、 b 、 c 、 d 依次代表 A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B组织、器官、动物体、植物体C器官、组织、植物体、动物体D器官、组织、动物体、植物体7.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人的血液中可以进行变形,并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包围和吞噬病菌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8. 同学们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经过高强度脑力劳动,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物质不可能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二氧化碳D

3、氧9. 某新冠肺炎病人输液时,药物在到达肺部之前,依次要经过其心脏的 A左心房和左心室B右心房和右心室C左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和左心室10.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图象,其中的表示血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活小鱼B是小静脉,是小动脉C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其可以进行物质交换D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11. 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对酵母菌进行染色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区分酵母菌的各部分结构B使视野看起来更漂亮C便于区分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D使视野里光线柔和12.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

4、因是 A食物中有机物的自行分解B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C食物中水分的不断蒸发D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13. 下面是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以下各项中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A都可以进行无性生殖B都是单细胞生物C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14. 病毒学家在研究艾滋病病毒时,下列各种材料可用于制作该病毒培养基的是 A新鲜的烟草B活的大肠杆菌C新鲜的肾脏D新鲜的牛奶1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下列四位同学中,相对最健康的是 A甲同学爱好文学,但从不参加集体活动B乙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经常生病请假C丙同学朋友很多,就是身体过于肥胖D丁同学每天都很活跃,就是做事粗枝大

5、叶16. 2022 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力推马铃薯为我国第四大主粮。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牛体内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的细胞内,从而使马铃薯表现岀富含牛肉蛋白的特性,极大地提高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一般情况下,菜农都是将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小块埋到土壤中,一段时间后芽眼处会长出幼苗。这是利用了马铃薯的 (选填: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此种繁殖方式的优点主要有(答岀一点即可): 。(2) 马铃薯块茎的黄肉和白肉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i 分析实验结果,可

6、以确定,显性性状是 。ii 请写出两个杂交组合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基因用 A 和 a 表示):一组: 。二组: 。(3) 移植了牛肉蛋白合成基因的马铃薯表现岀富含牛肉蛋白的特性,这一现象说明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4) 科学家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所利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 ,这种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 (答出一点即可)。17. 2022 年 9 月,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在央视节目中亮相。它诞生的大致过程是:打开种蛋(即已受精的鸡卵),将鸡卵的内容物轻轻倒入如图所示的孵化装置中,盖上塑料盖,再放入孵化箱中孵化 21 天。图中 是去除卵壳和卵壳膜的鸡卵。请

7、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图中标号)。(1) 种蛋是在雌鸡和雄鸡进行了 的前提下产生的。(2) “小茶缸”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和 ,其胚胎发育开始的位置是装置中的 。(3) 科研人员事先已在杯子侧壁钻出了一个圆孔并用脱脂棉封口,还在多聚膜上烫出了若干个小通气孔,都是为了 ;杯口加盖主要是为了 。(4) 你认为该实验中,“小茶缸”的孵化与自然状态下小鸡的孵化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各答出一点即可)相同点: 。不同点: 。(5) 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与两栖动物相比,鸟类在生殖和发育方面有哪些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 18. 资料分析。材料一 2022 年春节期间,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

8、oV-2)引发的肺炎疫情。我国采取了增建方舱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民众居家隔离和佩戴口罩等一系列措施,阻止疫情蔓延。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研究人员发现,引发本次疫情的病毒与引发 2003 年“非典”的 SARS 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 20% 的差异。材料二 2022 年 5 月 29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称,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疫苗的研发方面走在全世界第一方阵中。到目前为止,我们有 5 款疫苗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目前发现新冠肺炎(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 在疫情防控

9、期间,各地设立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并釆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科学救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3) 除了本题中已提到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措施呢?请列举两种 、 。(4) 资料中提到,新冠病毒与 SARS 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 20% 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生物的 导致的。但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致病机理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 。(5) 新型冠状病毒与 SARS 病毒在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答出一点即可)。(6) 你知道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种传染病吗?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 年 2 月以来,东非地区蝗灾肆虐,一路向东蔓延

10、,波及到了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来罕见,对多国农业造成严重危害。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起了筹款呼吁,用以控制蝗虫的扩散。印度在这次灭蝗行动中下了很大力气,主要采用了人工、农业机械和飞机喷洒灭虫农药的方法,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大量使用灭虫农药,这些农药有的喷到了蝗虫的身上,使蝗虫直接死亡,有的喷到了农作物上,蝗虫吃了之后也会死亡,治蝗成效卓著。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 蝗虫能够迅速扩大分布范围,并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发育阶段是 。A卵期B若虫期C成虫期D整个发育过程(2) 蝗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有区别,蝗虫的发育是 发育,而家蚕则属于 发育。(3) 使用农药治理蝗灾是一种快速

11、高效的方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蝗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作岀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蝗虫繁殖能力很强,由于 的原因,少数个体会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农药,蝗虫在与环境进行 的过程中,多数蝗虫被杀死,而那些具有抗药性的蝗虫个体却幸运地生存下来,并有机会繁殖自己的后代。经过多代繁殖,蝗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有抗药性的个体也逐渐增多。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 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4) 农药治蝗除了可能造成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以外,还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后果,你能列举一种吗? 。(5) 除了农药治蝗外,还

1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答岀一种即可)20.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 300 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致,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均匀第一次实验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5.48%7.5

13、%4.92%第二次实验分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7.17%8.85%4.50%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1) 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 ;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 。(2) 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 、 等)相同,目的是 。(3) 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4)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答案1. 【答案】C2. 【答案】B【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

14、况下,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 AB 型的人,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 O 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因此献血者的血型最好是 B 型血。故选B。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B【解析】在细跑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先进行复制,然后会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因此,正常情况下,其经过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 20;故选B。6. 【答案】A【解析】植物体层次结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层次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a 、 b 、 c 、 d 分别是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7. 【答案】B8. 【答案】C【解析】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