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32971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汇总(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少儿播音与主持训练讲义文李一、基本要求1. 准确规范 播音吐字应准确规范,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因 为我国的语言传播工作, 同时还承担着向全民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 要做到准确规范,就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每个音的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都要准确无误。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发音质量,改 正那些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小的发音问题, 取得比人们日常口语更好 的效果。可以说,播音吐字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 为严格和精细。2. 清晰集中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显特点。 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 的穿透力。吐字清晰以发音准确为基础,但准确并不能代替清晰。清 晰的吐字建立在

2、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音技巧之上, 而不是提高音调或 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 发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这也是积极 的发声状态的反映。 同时,声音集中还便于话筒吸收, 提高发声效率。 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讲环境较为开阔、 嘈杂的情况下, 发音集中的重要 性显得更为突出。3. 圆润饱满吐字既要准确清晰,又要圆润饱满,前者关系到“字正” ,后者 关系到“腔圆”。圆润饱满,就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 悦耳动听。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 我国传统说唱中的所谓 “吐字如珠”, 就是对吐字圆润饱满的形象描绘。当然, “腔圆”也好,“珠圆玉润” 也好,都是形容字音的优美动听,但必须注意的是,圆润是以字音准 确清

3、晰为前提的, 不可为追求声音优美而损害了字音, 不能因为追求 “形”而丢了“神”。4. 流畅自如字音只有进入语流才能传情达意。 播音吐字必须灵活自如, 轻快 流畅,才有助于表达。如果字音咬得过死,一字一板,不仅雕琢痕迹 明显,听起来不自然 ;而且还会使语流滞涩,影响语言表达的顺畅。 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有起伏变化, 播音吐字也要遵循生活语言的规律: 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该强则强,当弱则弱。这样,语言才能像水一 样流动起来水的声音听起来总是悦耳的。吐字流畅自如与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统 一的。准确、清晰、圆润是就整体而言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吐字的基 本特点;但是作为“说”的语言艺术

4、,播音需要使语言尽可能自然流 畅,贴近生活。如果每个字都保持同一发音方式, 都要达到同一标准, 那么,播音语言就会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的“字话” 。而为了避免沦为 “字话”,就非常需要在播音实践中强调吐字应该富于变化,要根据 表达需要的不同而“活用” ,克服由于片面认识造成的吐字刻板僵死 的吐字方式。二、基本技巧 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熟练掌握了,广播播音吐字有多种技巧, 果。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1. 字头有力,叼住弹出从语音角度看, 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 韵头和声母结合得十分紧 密,直接影响声母发音时的唇形,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 (字腹 )之间 的过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

5、四呼” (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 撮口呼四类韵母 )对声母的影响,发音时做到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字头发音又称 “出字”,一般要求成阻有力, 除阻轻捷。所谓“叼 住”,是指声母的成阻部位要准确,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以形成有力的阻气、蓄气。 叼字的力量应集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 能满口用力。所谓“弹出” ,是指声母除阻要轻捷,具有弹动感,不 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使拙劲。就像“叼”字本身所体现的那样, “叼”要用巧劲儿,“噙字如噙 虎”,不能过松或者过紧。 叼住了,才能弹发有力, 并带动整个音节, 使之响亮清晰。字头发音口腔相对闭合,具有阻气、蓄气作用。如果 叼字无力,气息会大量流失

6、,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如果 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所以,字头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 可过大,也不可过小。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字头发音时强调“叼”的感觉,并不能把 “吐字”简单地理解为“喷吐” ,过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 取气、共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照搬说唱艺术的“喷口” ,容易造成 字散、声塌、气竭等问题。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2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 一方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 开口度最大,因而比较响亮 ;另一方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 较长,给人的听感显著。一个音节的发音能否达到“玉润珠圆” ,与 字腹有密切关系。“字腹饱满”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

7、、共鸣充分,字 音随着口腔的由闭到开好像 “立”了起来,因而又称“立字”。“拉开”, 指字头“弹出” 后应迅速打开口腔,使气流在口腔内形成较丰富的泛 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 “立起”,指主要元音 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 来的饱满感。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有字音“挂”于上腭 的感觉。“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音节里突出字腹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发音是在滑动中完成的,即使是单韵母, 其发音动作也要在本音位范围内做轻微移动, 不可僵死不变, 复韵母 的滑动感更为明显。 有人以为字腹发音要保持一种固定的状态, 这是 不对的。此

8、外,字腹的发音不可横咧,那样口腔就难以拉开,字音就 会发扁 ;字腹也不可过分拉长,那样会造成拖腔唱调。3 字尾归音,趋向鲜明字尾处于音节的末端, 是发音过程中力度逐渐放松、 气息逐渐减 弱、口逐渐闭合、声音逐渐停止的阶段,如果归音不到位,会影响字 音的完整性。与出字、立字相比,归音的难度更大一些。“字尾归音”是指字尾部分应发音完整,不能虎头蛇尾,只顾字头、,i字腹,不顾字尾。“趋向鲜明”首先是指唇舌动作要“到位” 如韵尾舌位应抬到一定高度;韵尾u,唇型应收圆;韵尾n,舌尖要收到上齿 龈,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韵尾ng,舌根应收到软、 硬腭交界处,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其

9、次, “趋向鲜 明”还要求声音“弱收” 。所谓“弱收”是指字尾发音时唇舌力量渐 弱,声音简短,点到为止,不像音素单发时那么紧、那么长。对于开 尾音节收音时的喉关闭动作,也应注意渐弱收止。字尾发音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归音。 这往往是由于吐字时只注意 了声音的响亮, 没注意音节的完整, 忽略了气息和声音处于衰落阶段 的字尾,造成“半截字” 。也有的人矫枉过正,把字尾收得过紧、过 强,违反了发音的生理规律,听起来僵硬呆板,势必影响吐字的流畅 及语言的节奏。这两种情况都是实际播音吐字中需要注意的。4 吐字的整体处理“枣核形”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构成了字音的整体,人们形象地将其描 述为“枣核形”。这个“

10、枣核形”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另一端,以 韵腹为核心。 从发音时口腔开度的变化来看, 正好是由闭到开再到闭 的过程,两头小,中间大 ;从时值来看,又是两头短中间长。“枣核形” 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是在咬字器官各部分不断滑动的 过程中形成的,并非由字头,跳到字腹,再跳到字尾。因此,整个字 音要有滑动感、整体感。为了达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要有气息的支撑。吐字时,嘴里要蓄满气,才能使字音结实、有光泽。否则,字音 是不会饱满圆润的。因此,“字头取气”十分关键。“枣核形”既是吐字归音的一种规格,又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 满的审美要求。它作为吐字技巧训练,对于发音的规格化是必要的。 但是在语言表达中,“枣

11、核形”应有所变化, 拉长或缩短,这样才有 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如果“枣核形”一成不变,字字如出一辙,必 然会削弱广播语言的表现力,破坏广播语言的节奏感,以致影响到广 播内容的表达。发音技法训练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 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 关系。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 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 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 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一一横

12、膈膜处,即 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 骨自然向外扩张。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 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 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与此相 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 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 有气息支持, 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 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 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关于呼 吸的训 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1. 软口盖练习法最常见的是“

13、闭口打哈欠” ,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 制用鼻吸气、呼气。2. 压腹数数法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 吸足一口气,开始从 1 往后数。 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 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 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 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3. 气声数数法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 声音从 1 开始数数, 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 和压腹数数法一样, 在开 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4. 跑步背诗法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 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 开始训练

14、时可 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 制不出现喘息声 ;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 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5. 偷气换气法 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 ; 在气息不足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佳换气处。所谓“偷气” ,是指不要 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 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部分气 使 气流充沛有力。 掌握时间差, 以鼻为主,宜口鼻并用, 而换气,流。 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响亮悠远的声音, 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 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 因为生理学

15、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 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口腔、 胸腔和头腔。 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 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 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 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 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 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 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 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 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 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 道,声音

16、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 。这些弊病可 以通过训练得以纠。正共鸣训练方法。1.口腔共鸣训练法 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 式来练习口腔张口, 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 经 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胸腔共鸣训练法 2. 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 在气推声的 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 ;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 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 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 鸣的效果。3.头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 。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 凝目远视并提小舌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 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 ,即软 腭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