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3197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绪言*镇双*村扬水灌区位于市区南部,涉及原高*湾村和原沟湾村,后移民搬迁,两村合并为双*村。*镇双*村扬水灌区自建成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渠、林、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农、林、牧综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灌区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两处小扬水泵站自建成30多年以来,机电设备和水利工程设施一直没有经过大修和更新改造,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上水能力下降,耗能增加,导致灌区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率低下,运行成本高,严重影响了灌区的经济发展。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市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

2、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根据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农民自愿申请建设为前提,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补充灌溉设施建设为主,选择*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为*镇双*村扬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市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1.2项目区基本情况1.2.1自然概况1.2.1.1地理位置*镇双*村扬水灌区地处*市南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项目区已开垦灌溉土地8800亩,是*重要的扬水灌区。1.2.1.2气象、水文项目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

3、8.9,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月。年平均气温10.6,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536.3mm。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无霜期242天。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性强,全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作物生育期降水量180mm。1.2.1.3工程地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地下水埋深在1.5-3.0之间。项目区地层岩性比较简单,主要以全新统冲积相(Q4a1)、冲湖积相地层(Q4la1)组成,全新统

4、冲积相(Q4a1)主要分布于灌区表层,厚度2-6m,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部为部积卵砾石层;全新统湖冲积相(Q4la1)岩性为砂壤土、砂壤土,下层粉细砂组成,局部夹粉质粘土层,上层壤土、砂壤土层度为2-10m。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属度,地震动峰加速值0.20g主要建筑物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工程地质问题。1.2.2社会经济项目区涉及双*村3个队,408户,2095人,总劳动力1257人,灌溉面积0.8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为1257吨,人均占有粮食为600千克,2011年农业总产值733.3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1.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少且埋深在70m以下,难以开

5、采利用,现状灌区灌溉面积0.88万亩,主要依靠东干区扬水灌溉。1.2.4扬水工程现状*双*村扬水泵站共有2座泵站组成,工程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其中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总装机165kw/3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1.04m3/s。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总装机110kw/2台,总扬程8m,设计流量0.56m3/s。双*村汉渠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3.4km,配套建筑物44座,其中:斗农口34座、节制闸6座、生产桥4座。双*村沟湾扬水泵站扬水渠道总长1.85km,配套建筑物35座,其中:斗农口18座、渡槽3座、生产桥12座、节制闸2座。有10kv输电线路250m,250KVA变压器2台(其中一台租借)。扬

6、水泵站由于运行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未得到维修及其更新改造,致使水泵破损严重、电力设施损坏、丢失,使水泵性能下降。管理不善,私自违规组装机泵,危及管理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扬水渠道现状统计见下表。*双*村扬水渠道情况表渠道名称桩号上口宽(m)渠深(m)比降边坡各类建筑物汉渠扬水渠0+000-1+0502.71.31/15001:144座1+050-2+5503.21.31/37001:12+550-3+4002.61.01/6001:1沟湾扬水渠0+000-0+8501.80.71/15001:135座0+850-1+8501.80.51/18001:11.3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7、3.1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老化,上水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镇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机电设备一直没有大修改造,工程老化失修,机电设备技术性能恶化,提水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灌区的需水要求。泵站机泵和电气设备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老产品,效率低,能耗高,若不进行更新改造难以继续使用。(2)设备陈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负担*镇双*村扬水泵站现有5台水泵,仅更换过1台水泵及电机,目前其它水泵扬水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钢爬管锈蚀严重,出水闸阀由于运行时间长,磨损严重,密封圈脱落,漏水严重,维修成本逐年上升,增加地方和农民负担。(3)渠道淤积严重,浪费

8、水资源扬水泵站进水前池冲刷严重,影响提水性能,并存在安全隐患。扬水渠道十几年前经过砌护改造,但是设计不合理,造成淤积严重,淌水困难,影响灌溉正常运行,加上砼板破损脱落,渗漏增大,灌水成本增高,阻碍灌区的经济发展。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上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镇双*村扬水泵站自1975年运行至今31年来,一直未进行大的更新改造,各类设备老化,锈蚀、隐患比比皆是。因此,为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上水能力,满足灌区需水的需要,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增加泵站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已迫在眉睫。(2) 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更新陈旧设备,降低能耗,减少

9、运行费用,减轻地方和农民负担的需要。随着扬水电价的不断上涨,供水成本逐年增加,而地方财政不予补贴,给扬水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泵站设备更新及渠道节水改造,可以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减少工程的运行、管理费用,减轻地方财政和扬水灌区农民的负担。因此,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输水渠道进行节水改造对提高扬水利用率,切实发挥扬水工程效益至关重要。(3) 扬水工程更新改造是减少渠道渗漏,节约水资源的需要扬水工程更新改造可以促进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节水、减负、增收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扬水工程的更新改造是灌区农民的迫切要求目前*镇双*村扬水渠道稍段有1500亩左右的土地,由于

10、扬水线路过长,渠道淤积严重,造成灌水困难,增加了扬水成本,当地群众强烈请求从双*沟湾扬水渠道稍段新建二级扬水泵站,解决灌水困难问题。1.4灌溉设计保证率及设计灌水率*镇双*村扬水泵站改造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设计灌水率q0.7 m3/s.万亩。1.5工程任务及主要工程量*镇双*村扬水泵站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配套机泵及电气设备8台(套),翻建改造扬水渠道4.2km,配套斗渠1.92km,改造各类渠系建筑物60座。工程工程共需土方1.79万m3(填方0.89万m3),砌石296.7m3,砼987 m3,钢材13.2T。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50.38 万元,其中工程直接

11、费145.15 万元,其它费用投资5.2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45万元,申请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市财政及地方农民自筹60.38万元。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1.7.1社会效益*市区*镇双*村扬水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将为*扬水灌区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水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扬水灌区宜农荒地、加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进程提供有利保证,从而有利促进*灌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效降低扬水工程运行成本,减少农民负担,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1.7.2经济评价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高扬水工

12、程效率,改善灌溉面积0.88万亩,提高灌水保证率。项目完成后,年增加灌溉效益24.24万元。项目完成后,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2.82%,经济净现值(ENPV)为11.3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P)为1.04。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1.7.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破坏因素,而是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工程改造必将显著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改善地下水水质和水环境,增大林木覆盖率,改善小气候,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发挥显著作用。1.8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理1.8.1工程管理工程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前,由市水务

13、局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招投标、工程实施、质量检查、参与工程验收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监督工程资金的使用。为做好项目区工程的管理,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工程分类编号,建立档案,移交给工程所在用水者协会或管理委员会管理。1.8.2管理办法*市*镇双*村扬水更新改造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制。即:渠道及附属建筑物、泵站由渠系用水者协会负责日常工作;支渠所属斗渠成立用水小组,由用水户选举1名组长,负责本斗渠及附属建筑物的日常灌溉管理和维护。协会和用水组组长必须做好工程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根据协会章程向用水户公布。协会人员和用水组组长必须巡堤护水,保证渠道安全通水。1.8.3运

14、行管理协会对各用水户的灌溉面积进行核实,与用水户共同确认后,签署灌溉面积登记卡,并在每年灌溉前,与用水户核实灌溉面积变化情况,并在登记卡上记录。按照“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原则,保证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建立“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多方监督”的监督制约机制。水管单位及渠系用水者协会要及时向用水户公布灌溉面积、用水量、水价和水费,自觉接受镇、村组织和农民的监督,杜绝用水和收费中的不正之,对水票外任何以水费名言的收费,农民有权拒交,并可向上级部门或水管单位举报、查处。项目区内全面实行“量水到斗口、核算到亩、按方收费”。收费方式按照“一价制”水价标准实行“一费开票到户”工程竣工后,对新建工程全面

15、推行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落实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建立健全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行农村水费改革,按照自治区农村水费改革指导委员会和*市区水费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量水到口,“ 一票到户”,一价到田,逐步探索推行“终端水价”。1.9结论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方案实际,技术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较显著。综上所述,*市区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镇双*村扬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建设符合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立项条件;项目是实施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对加快建设*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2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镇双*村项目地处*市南部,灌区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项目区已开垦灌溉土地8800亩,是*镇重要的扬水灌区。2.1.2气象、水文灌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8.9,且分布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