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92544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格式塔和心理分析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默认分类 2009-10-22 13:10:55 阅读13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汉族,22岁,湖南人,高中学历,现在佛山某工厂工作,月收入2500元左右。未婚,在外租房居住,无不良生活习惯。父母健在,家有两个弟弟,与家人感情良好,相处和睦。性格较内向,喜欢独处,与同事间工作上的关系良好,私交较浅,深交的朋友不多,没什么娱乐活动和兴趣爱好。自称无家族精神病史、无重大生理疾病史。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是家里的的第一个孩子,足月顺产,从小生长发育正常。父母均为农民,从小由外婆带大(外婆于今年4月病逝),与外婆感情深,情感上依

2、赖外婆。读书时学习成绩较好,深受家长和老师喜爱,无负性生活事件报告,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华国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很受领导器重。无恋爱经历。三、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情绪低落,疲惫不堪,经常想念外婆,感觉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下降。个人陈诉:求助者诉说,自外婆去世后,半年来自己很想念她,以至于不能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下降,感到很苦恼,主管建议她来看看心理咨询师。求助者自2005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虽考上大学但没有就读,毕业后就在华国工作。由于其个性要强,读书时成绩很好,在工作中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由于工作努力,善于学习,工作成绩不错,很受主管重用,进厂一年就被提升为班长,

3、3月由原来的班长提升为组长,求助者被调到另外一条工序的生产线,这条线上被公司同事戏称“老油条”的老员工较多,管理难度较大,求助者感到有点力不从心,首次在工作上有了挫折感。正在这时候,家里传来了外婆的死迅,求助者因公司订单较多工作忙,没能赶回家送外婆最后一程,直到本月(10月)才回家拜祭了外婆。从家里回来后,求助者经常后悔自己没有回家给外婆送葬,觉得自己不孝之极,经常回忆小时候与外婆在一起的情景,有时难以入睡,常常梦见外婆和自己一起坐在矮门前聊天的情景,自己虽然承认外婆去世的事实,但是心里依然很痛苦。由于难以入睡,睡眠不好,工作时感觉精神不济,工作困难重重,难以达成工作目标,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

4、较以前大大降低。懒洋洋的不想与人交流,做什么都没有兴趣,感觉很难达成生产目标,所以想调回原来的岗位。四、观察和他人反映:1精神状态:心里痛苦、情绪低落。2生理状态:入睡困难、多梦、疲惫不堪。授课:XXX3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降低、不愿与人交际。4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身穿夏工衣,面容憔悴,双眼无神,长发披肩、有点凌乱,步履沉重。体型偏瘦,嘴唇干燥,外观躯体无异常。整个咨询过程,思维清晰,语速适当,表达清晰流畅,情感反应正常。工作上遇到了挫折,想摆脱现状,却摆脱不了,所以想调回原来的岗位。对外婆的去世感到难过,为没能为外婆送葬感到后悔、内疚,并多次诉说因外婆离世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困难

5、重重,让她感到很痛苦。失眠、多梦、悔恨、内疚。求助者事事争强好胜、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是生活的重心,缺少娱乐生活。人际交往范围很狭窄,除了工作交往,没有知心朋友,朋友也较少,无恋爱经历,缺乏情感交流,情感生活空虚。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变故,与父母关系一般,从小由外婆带大,与外婆感情深厚,是她能倾诉心事和烦恼的对象。外婆去世时63岁,之前因心脏病瘫痪半年 。5求助者的叙述与其主管的叙述相一致。6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SDS标准分59。五、评估与诊断:求助者正处于青年期,应该是亲密感建立的时期,却一切以工作为中心,缺少适当的娱乐生

6、活和感情生活,也无特别的兴趣爱好可以寄托。在社会关系上,与家庭成员关系中最能依赖的外婆已经去世,除工作以外的朋友关系又欠缺,社会支持系统力量不足,人生路上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护,再加上求助者内向、要强、自我要求严格的个性,在其人生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紧闭心扉,很少主动向亲友求助,心理压力容易造成积压,导致心理问题出现。因此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缺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和应对挫折的技巧。另外,需要帮助求助者处理哀伤,结束悲伤幻想,协助求助者向逝者做最后的道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协调一致的,个性也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幻觉、妄想,应该是属于心理

7、咨询的工作范围的。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授课:XXX2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外婆的去世以及工作上遇到挫折使求助者有痛苦的情绪体验,如内疚、悔恨、情绪低落。3根据求助者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对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趣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为七个月(超过半年),并已经有回避退缩的意向,已影响到社会功能,自己想要摆脱现状却无法摆脱,已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所以考虑为严重

8、心理问题。3心理结果支持本诊断。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有自责、懊恼、失眠等抑郁情绪,但这些症状是在伴随症状,不是主要症状,而且没有抑郁症消极厌世、自杀企图、自杀行为的典型症状(SDS标准分58表明轻度抑郁),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六、病因分析(一)生物学原因:22岁,青年期。(二)社会原因:1、家庭影响:作为长女,从小外婆带大,父母亲对她的关照较少。2、负性生活事件:外婆的去世,使她失去情感支

9、柱;工作上遇到挫折, 生活失去重心,自尊受挫。3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在遭遇挫折时未得到理解和关注,以及必要的帮助。(三)认知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全部。2、情绪方面的原因:情绪低落,悔恨、自责等情绪不能自己解决。3、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工作效率下降不知所措。4、个性内向、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又不主动寻求帮助。(四)求助者的防御机制使用了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的“退行”作用。退行作用是一种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心理防卫术。求助者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无法面对,心理受到了打击,不能处理,幻想与外婆促膝长谈,偎依在外婆的怀里,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该求助

10、者还使用了“合理化”的防御机制。该求助者在升职为班长之后,工作上困难重重,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恰好外婆在一个月之后去世了,自己又未能回去送外婆最后一程:于是求助者便理直气壮地认为:亲人过世引起的哀伤反应导致影响工作。事实的真相是这样吗?外婆去世前因心脏病已瘫痪半年,外婆的去世,是意料中的事,求助者应该早有心理准备。仔细分析,求助者在工作上遇到挫折的事件(3月),而且发生得比外婆去世(4月)早,外婆去世引起的哀伤反应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推论就不太合理了。一个把自己的尊严和骄傲全部建立在工作上的人,要其承认自己能力不足,自己是很不愿意接受的,亲人去世正好给了她一个保持尊严的借口,这也是哀伤反应存在半

11、年之久的原因,这和神经症患者才症状中间接获益是一样的道理。授课:XXX七、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1)改变求助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全部的错误认知。(2)改变求助者悔恨、内疚的情绪。(3)改变求助者睡眠状况。(4)与逝者做最后的告别,结束悲伤幻想。(4)使求助者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5)使求助者学会建立工作以外的社会关系。(5)培养兴趣爱好。2最终目标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促进求助者更客观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挥潜能,达到人格完善。咨询方案1与求助者协商制定了双方认可的咨询方案。确定运用的咨询方法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分析的方法。以促进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

12、评价自我,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的观念和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面对生活。2双方权利和义务明确心理咨询是通过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共同商讨,寻求解除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方法,求助者必須努力配合完成咨询安排的各项工作,有责任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与咨询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按时赴约。求助者对咨询方案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咨询师必須尊重求助者,为求助者的訪谈资料和心理测量资料保密,并说明保密例外,如果一旦泄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有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书面打印,交求助者一份,并予适当说明。3咨询具体安排安排:共4次,每周

13、一次,均为周一下午2点3点,每次60分钟。八、咨询过程咨询分三个阶段完成: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和帮助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10月18日)授课:XXX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会谈,运用倾听、开放式提问、情感反应、内容反应、沉默等参与性技术,使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的热情,尊重、接纳和积极关注,从而使求助者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困惑和渴望解决的问题尽情倾诉出来。与求助者进行问题原因的分析,求助者接受分析结果,并表示愿意重新思考。敲门声。开门。咨询师:你好!(把求助者引到沙发上就坐。)咨询师

14、:欢迎你前来咨询,我很乐意向你提供心理学的帮助。(咨询师倒水接待求助者)咨询师:在咨询开始之前,为了咨询的顺利进行,请你先看看心语室心理咨询须知和咨访双方权责说明书,如果你同意说明书上的条款,请在签名处签字并填写一下这张初次来访登记表。(十分钟左右)(求助者填完表格之后,咨询师迅速查看。“求助问题”一栏有涂画的痕迹,但是最终还是留了空白)咨询师:你看起来面容憔悴。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个方面可以帮到你?求助者:工作上的问题。咨询师:工作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具体谈谈吗?(沉默,求助者目光向着地面陷入思考中。4秒钟左右)求助者:嗯。自从我外婆死了之后我就无法专心工作,心里挺烦的,工作的时候老是精神无

15、法集中,感觉压力很大,工作经常出错,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老是想着外婆怎么就走了呢?连最后一面我都没有见到啊,那时候订单比较多,加班没有时间回去。想想真是不孝。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小时候和外婆坐在矮门边聊天的情景,有时候又想到和外婆在山上放牛的场面,有时想到自己偎依在外婆的怀里吃着山上的野果,听外婆讲故事,想着想着我就睡不着,白天上班没有精神。咨询师:嗯。(点头表示关注并鼓励继续说下去)求助者;我是外婆带大的,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一直到读小学才回到自己家里。我和外婆感情很好,我在读书的时候因为是住校,只有周末才和父母在一起,和父母没有其他小孩子那样亲密。我平时有什么心事都是和外婆说。现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咨询师:呃。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也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你刚才说到:你是外婆带大的,和外婆感情一直很好,有什么心事你喜欢向外婆倾诉。自从4月份外婆去世之后(表格),这半年来,你心情一直不好,好后悔没有回去见外婆最后一面,时时想念外婆,有时候甚至难以入睡,是这样吗?求助者:(点头表示同意。)授课:XXX咨询师:你前面提到自从外婆去世之后,工作很不如意,“精神无法集中,感觉压力很大,工作经常出错”,外婆的离世给你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询问的目光,求助者表示同意。)那么,你可以说说外婆去世前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