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2286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月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近年来,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基本形成政府搭台、卫生唱戏、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格局。至2004年6月,我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个,覆盖率达98%。同时依靠辖区内三级医院为支持力量,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及时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构建“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不仅方便了居民,而且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随着当前社区建设的全面深化,如何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仍是当前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课题。一、政府领导、多

2、方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和管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服务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99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和培育社区卫生服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区政府认真办理区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的一号议案,成立了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计划、物价等13个部门和12个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区各部门、街道全力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工作。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进入启动阶段后,区政府多次邀请人大代

3、表、政协委员实地视察,认真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分管领导还定期深入基层医院调研,协调街道及有关部门解决社区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近年来,区卫生局下属7家单位先后拆迁,区政府都及时给予过渡安排,并与建设主管部门反复协商,争取回迁安置的优惠政策。区政府在经济上舍得投入,99年以来先后专项拨款221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并支持吸收社会资金、闲散高技术人才,充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力量。99年以来,各社区站先后引资近490万元,聘用了60名有特殊专长的高、中级技术人才。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多方配合、卫生部门实施和管理

4、”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二、资源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作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城区,我区始终注重“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先后出台了系列重大举措:1、在全省率先对区级医院进行改制重组,有效盘活卫生存量资源,全面拓宽社区卫生服务的融资发展空间;2、多方筹措资金,继改造卫生院建成全市首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筹建了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一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和长期技术协作关系,两家中心近期又被纳入市级医保定点单位;3、根据社区居委会的整合要求,重新修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融入社区自

5、治体系;4、打破行业垄断和所有制界限,实施“开门办”战略,按照“阳光工程”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去年以来,先后推出三批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投议。区卫生局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预先召开推介会,并面向社会公示公告,对报名对象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知识培训并根据考试成绩初步筛选出竞标者,评标过程邀请社区居委会参与,在区监察局、社区办全程监督指导下,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评议,顺利完成4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招议标工作,从而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得到量的发展和质的提升。通过“放水养鱼”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三、加强培训,重视社区医学人

6、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卫校分别设立全科医师、防保人员培训基地,同时分批选派医护人员参加省卫生厅全科医学和社区护士培训,共选派215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系统培训;2004年又选派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参加了福建省中医药康复培训班以及在省卫生厅中医处、省人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 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康复培训班”,为提高我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促进社区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内涵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涵1、扎实开展弱势群体医疗扶助工作。为解决好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问题, 4月份以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始启动“低保人

7、员爱心医疗扶助”试点工作。具体做法是:由区民政局提供低保人员名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护人员进居入户调查核实,建立基本档案;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疗扶助办公室,为2125户困难群众发放了“爱心医疗扶助证”;通过减免诊疗费、挂号费,按成本收取药费、检查费,免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上门提供体检服务和健康指导、与特困户“结对子”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医疗扶助工作。试点工作运行近9个月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累计共为低保人员提供医疗扶助2563人次;减免医疗费用3.27万元,去年9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播报了我区实施低保人员医疗扶助活动,把这项活动列入“三个代表

8、”内涵给予充分肯定;2、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基础性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等公益性服务的基本职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网底”,它同时也是在社区最前沿直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哨点和触角。在去年以来的“抗非”斗争中, 区社区卫生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实战中检验了防控能力和应对水平,更在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突发其来的“非典”疫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自觉履行职责,主动当好街、居的参谋和助手,从业务角度积极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同时全力协助街居做好外来返乡人员追踪访视

9、和动态监测、社区宣传动员等项工作,扎实扎牢“社区防线”,共入户分发“防非”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居民特别是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消毒液9000公斤、口罩600余只,在王晓维病例的应急处置中,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灵敏启动,入户流调、就地隔离、预防性消毒等处置措施迅速到位,按照预案要求圆满完成了防控任务,为维护安定稳定,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应有贡献,受到了市“防非”指挥部领导的充分肯定;3、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和优势。我区中医药人才资源丰富,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发挥传统中医药走街串巷、送医送药到居民家中。同时积极发掘中医药“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科

10、学内涵,运用中西医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瞄准中老年人、儿童、妇女特殊人群开展中医药特色的养生保健、自然疗法和天然疗法,深受社区欢迎。省卫生厅还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全省中医药进社区示范机构。五、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在日常医疗机构管理过程中,突出对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关制度。并以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契机,对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任务、工作内涵建设做进一步规范化管理。2004年,卫生局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领导小组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督查组,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网络;2004年5月,在政协、政协卫

11、生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我区辖区内大型医疗机构专家组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制定了相关职责和检查标准。同时着手建立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公示制度、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不断完善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六、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建议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造血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是非营利性质,日常工作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疾病调查、健康咨询占有很大比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目前各地对社区卫生服务投放尚无具体的政策标准(如启动资金、人均最低标准等),同时在服务收费方面,社区卫生服

12、务的价格体系没有完全理顺,针对老人、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等重点人群特殊需要的有偿服务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建议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卫生的投入。2、医保进社区进程相对滞后,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相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已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得人心。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同时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长久稳定运行,有利于参保职工提供便捷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但是。目前就 区而言,仅有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市医保定点机构,远远满足不了社区群众的需求。今年正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但全国示范区标准要求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自行比例比二、三级医院至少低5%和10%,建议市医保中心尽快解决“医保进社区”问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