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88494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罗源一中1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 二 年 化学 科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Zn65 K39 Cl35.5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针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符合课题要求的是( ) 利用风力发电制氢燃料; 利用潮汐能发电; 大力建设火电厂;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 提倡每家使用小排量汽车,取消公共汽车等大排量车;尽量使用含碳量低的产品;A B C D2下列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

2、萄糖在人体内氧化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 28H2O与NH4Cl反应3.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 ) A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B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将铜浸入b

3、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6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AK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K值增大。C对任一可逆反应,K越大;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K值就增大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B)、(C)(molL-1s-1)表示,且(A)、(B)、(C)之间有如下所示关系:(B)=3(A);3(C)=2(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BA3B2CC

4、3A+B2C DA3B28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 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9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10如图所示,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三色“彩虹”的现象,它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

5、( )A蓝、紫、红 B红、蓝、紫 C红、紫、蓝 D蓝、红、紫 11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65 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1mol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12将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此装置称为甲烷燃料电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B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4e=CO2+2H2O;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6、为:CH4+10OH8e=CO32+7H2O;D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13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s)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实现:Fe+H2SO4=FeSO4+H2反应的是( ) A用导线将铁片和铜片连接后,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B将铁片直接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CCu片作阴极,铁片作阳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DCu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15.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两个

7、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则( )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的浓度增大,有一定量的晶体析出C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D溶液的pH减小16在一定的条件下,将 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H=-197 kJ/mol,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 2 mol SO3 B放出热量197 kJ CSO2 和 SO3 共有 2 mol D含有氧原子共有3mol17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在空气中,光亮的银表面逐渐变暗B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C埋在潮湿土

8、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18. 下图是表示:2X(g) Y(g) Z(g)2R(g) H0的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 A.减少Z物质 B.升高温度C.减小压强 D.使用催化剂19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B

9、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20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用6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B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进行实验比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0mol/LNaOH测得的数值准确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

10、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D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21已知 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22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压强时间时间时间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33分)23(4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l) H=-285 kJ/mol C3H8(g)+5O2(

11、g)=3CO2(g)+4H2O(l) H=-2220.0 kJ/mol (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3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790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 。 (2)已知:H2O(l)=H2O(g) H=+44.0 kJ/mol,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4. (6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是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a.C(s)+ O2(g) CO2(g) H=E1 b.C

12、(s) + H2O(g) CO(g)+ H2(g) H=E2 H2(g)+ 1/2 O2(g) H2O(g) H=E3 CO(g)+ 1/2 O2(g) CO2(g) H=E4 回答:(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个反应H 0?_(填序号)(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比多 . 比少 . 与在理论上相同(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为_25(9分)如右图装置闭合电键时,电流计A的指针将发生偏转。试回答:(1)A池是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Cu的电极名称是 (2)B池中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 ;若此过程中有0.02mol电子通过,则B中两极的 质量差最多是 g(四个电极质量相同), B溶液的PH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