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7937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多样的生物1)、自然界里有两类物体,一类是没有生命活动的,如岩石、水、空气、阳光等,它们属于非生物;另一类是具有生命活动的,如虫、鱼、鸟、兽等、它们属于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2)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人。它们都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命(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进行呼吸(4)、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2、细胞1)、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2、基本单位。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分为 擦片 滴水 制片 盖片 染色 吸水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图,请填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功能。是_;有_ _ 功能是_;有_和_的功能是_;内有_物质是_;进行_。是_;里面的液体叫_5)、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为两个,随后,细胞质一份分为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3、生物的分类1)、根

3、据动物体内有无_,可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体内有对整个身体起支持作用的是_,它是由许多块_前后连接而成的2)、有下列动物:a、 娃娃鱼;b、扬子鳄;c、蝴蝶;d、鲸鱼;e、蜗牛;f、带鱼;g、鸡。,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填动物名称前的字母),其中鲸鱼属于 其中的_类,这类动物其特点是:全身被毛、 、胎生、哺乳。4、生物与环境1)、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两类:一类是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另一类是 (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系:捕食关系、 、 、 。 3) 生物必须适应周围

4、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4) 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总厚度大约20千米,但是,绝大多数的生物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这一薄层当中5)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 ,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绿色植物 (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有机物)生物部分 动物 (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细菌、真菌 (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

5、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6)、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_,分解者是_。(2)生态系统组成除图中所示的生物部分外,还应有_。7)、图中表示的这种复杂的关系称为_,它是由_条食物链组成。(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与鼠有关的食物链有_条。8)、生物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叫 _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构成了 _ 。9)、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_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_ ,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初三科学复习之一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 观察没有染色的玻片

6、标本时,用暗视野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得到暗视野的操作是( )A用高倍物镜 B.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C用低倍目镜 D.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2.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0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的字样,欲用1040高倍镜观察黑藻叶细胞质流动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与载玻片间的距离组合应为( )A、 B、 C、 D、3. 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生物的分类上,艾滋病的病原体属( )A病毒 B原核生物 C真菌 D动物4.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省沿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相反,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藻类等浮游植物却十分稀少,被喻为太

7、平洋中的“戈壁=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弱不同B.水温高低不同 C.海水含盐量不同D.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不同5. 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 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池塘的生物群落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D.对池塘中的青蛙来说,池塘中的水是它的全部生态因素6. 某同学在做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使用餐巾纸檫拭镜头 B.为看清物象,直接使用高倍物镜(40)进行观察C.观察物象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D.用左眼观察物象,闭上右眼防止干扰7. 据自然

8、杂志介绍: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下列有关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木长高有极限与自然选择无关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C高空二氧化碳浓度低,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8. 图3表示在某个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A、B、C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是 ( )AC BA CB DA和B9. 据丽水日报报道,我市青田等县的一些农民在稻田中套养田鱼,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则一块稻田里的全部田鱼、其他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是 ( )A生态系统 B种

9、群 C群落 D植被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时,发现视野偏暗,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可行的是( ) A换用高倍镜B缩小光圈 C关闭光源 D增大光圈11. 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 A调节反光镜 B调节光圈 C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D下降镜筒12. 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原生于热带地区作物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 么限制因子?( ) A水 B温度 C空气 D光照13. 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究其原因是( )A水温较低 B水温较高 C水中氧气较少

10、 D水中氧气充足14. 原产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如图),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引入我市后,在我市部分地区开始迅速蔓延,它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其它植物的水分、养料和阳光。研究表明,在同一片生态林中,没有被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区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而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密集的区域,其它植物都消失了。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引起生态结构的改变B.对外来生物的引种,需结合本地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加以监控C.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体系,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D.完全可以根据人为需要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生物的多样性15. 在低倍镜下观察蛙蹼

11、内的血液流动时,视野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 A1 B2 C3 D4 16. 松毛虫是森林的主要害虫,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林对松毛虫的抵抗能力远不如天然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天然林比人工林成分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B松毛虫是分解者,分解了大量的马尾松林C松毛虫是消费者,消费者不会危害生产者 D人工林的非生物因素不适宜马尾松的生长17. 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 不等(不考虑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效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光照排出的水滴效(个) 红光 26 蓝光 32 黄光 2 绿光

12、lA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B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C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D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18. 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对各启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19. 右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20. 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A.EF段 BDE段 CBD段 DCB段21.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BCD22. 马利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约11千米。科学家进行考察时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没有绿色植物。没有绿色植物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温度太低;C压强太大;D缺少氧气和二氧化碳)。海沟深处的鱼虾体内压强约达个标准大气压。23. 生物体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例如人类具有 这一高级神经活动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植物叶片上的控制气孔的开闭,对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