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7034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版 单元名称:本单元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阅读散文诗的能力,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引发的心灵之声。 雪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二者相比较,“朔方的雪”因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因而更为作者欣赏。 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它以“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撼动人心,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也是屈原斗争精神的典型体现。 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日中以“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月中赞颂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

2、而放弃原有的一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海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创作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作者以“海燕”这个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 2、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从而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感受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课文的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赏析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从而感受散文诗诗化语言的风格3、在反复阅读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散文诗中象征、对比、烘托等手法的运用,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2、在反复阅读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1 1、诵读法;通过诵读来引导学生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作品的结构和 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 2、研讨探究法:通过探讨研究来引导学生研析重要的句段,以准确深入的把握文中的象征意义。单元课时安排NO单元教学内容(课题)课时数起止时间1雪2 2 雷电颂2 3短文两篇2 4海燕2 5组歌2 6二单元练习册讲评2 7一单元作文讲评1 8二单元综合性学习1 9二单元作文指导1 合计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