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备《陶罐和铁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67752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三备《陶罐和铁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三备《陶罐和铁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三备《陶罐和铁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三备《陶罐和铁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朗读的策略王老师这节课的朗读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可以说是书声琅琅,我仔细数了一下,一共进行了(46)次朗读指导,整理了一下,共(7)种方式:个人读、齐读、自由读、范读、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王老师的朗读指导每次都有明确训练点,做到了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先说个人读。阅读是个性化的体验。王老师紧紧遵循这一理念,带领学生不断和文本对话。比如,当学生在文中找到了描写铁罐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后,老师采用了个人读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情感线索初步读出人物的语气。当学生读出人物的语气后,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标点的不同,再次个人朗读,体现三年级新课标中对朗读的要求:借助标点读出感情。再说教师范读。我们都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引导什么?怎么引导,尤为重要。王越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甄别“住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才能读出铁罐的无理时,老师主动参与朗读的探究,有意读得平淡的,让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再次体会出了朗读时,读出标点的意思的重要性。第三说齐读。齐读是最有感情、最有气势的朗读方式,通常用在烘托效果,表达巅峰情感的时候。当提示语消失后,全班齐读,把朗读作为手段,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第五次,当陶罐和铁罐的话完全出示后,师生对读,以此来调动学生情绪,读准人物情感。第六次,同桌对读,扮演不同角色,达到人人参与朗读训练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