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在于体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6123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数学在于体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数学在于体验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的基础上,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应未来社会需求,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新体系。其中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故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

2、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使用正是为学生将来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打下基础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落实。一、 开放教学内容,是体验学习的前提。 开放教学内容,意味着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

3、、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前,我在班上先组织了一场男、女队口算比赛,共选了7个代表,成绩如下:男队 王浩90分 、王海强96分、毛新城85分 、张逢靖70分 , 女队 高青青

4、87分、 周敏敏92分 赖婷婷82分,哪个队的成绩好?我先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有的说:男队成绩好,因为王海强得96分,但有的同学反对:张逢靖只得70分,也有的说:男队总分高,所以男队好,反对者则说:男队参赛人数多总分高是应该的同学们争论不休,“平均数”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已经呼之欲出了。由于这是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数学研究的内容,学生便感到所学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直接相关。因而学生感到非常亲切,产生了对数学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又如:我在教学“加减法速算”时,是这样引入的,首先由电脑出示3箱苹果,其中2箱每箱100个,另有一个箱子里有47个,让学生从中取出199个,鼓

5、励学生自由地思考“取”的方法。一生:先拿47个,再拿100个,最后再从100个的一箱中取出52个,这样就取出199个。另一生:我先取出两箱是200个,再拿出1个放回47个的那个箱子,这样就取出199个。师:如果让你来取出这199个苹果,你会用哪种方法?为什么?结合不同取法的交流,电脑进行取苹果过程的演示,使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体会到,先取2箱再放还1个的取法最简便。由于我所设计的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中的问题是开放的且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所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成功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隐含着“多减要加

6、”的思想方法,为学生主动探究加减法速算的算理提供了鲜活的生活原型。二、转变学习方式,是体验学习的关键。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改革的显著特征,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试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如:在教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面积计

7、算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它是利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其面积的,三角形面积能否也设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接着让学生拿出事先剪下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三类),让小组拼一拼并讨论。逐渐,学生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初步感知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再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从而自己归纳出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底高 2。从整个学习过程看,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从而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数

8、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是依靠教师“教”,而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作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体验”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思维和建构的平台,使之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三、发挥评价作用,是体验学习的动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

9、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练习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填空时,丁强这样列式784000140078414,班上有部分同学“哄”地发出嘲笑声,这时我问:“看来大家挺有意见,是彻底错了吗?”这时有同学说:“除数是正确的。”我说:“是呀,我们应把除数末尾的0划去,除数缩小了100倍,那么被除数应怎样呢?”丁强说:“也应缩小100倍,是7840。”“你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正确答案,同学们,你们不但要发现他人解题中的错误,还要善于发现其中正确的地方。”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尤其是他,课上表现得特别认真。我想:这样处理是成功的,即教育了其他

10、同学,又给予这位同学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是发展之母。”它将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总之,体验学习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蔡敏敏 2008.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注入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

11、学习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敏感、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直观的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 浙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经常参与的活动场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等内容,教材中鲜明的主题图一下子使

12、孩子们产生了亲切感,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兴趣。根据小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学习过程。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把预先写在小黑板上的题挂出来“小红有8个蓝花片,13个红花片,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由于学生一下子弄不清多多少或少多少,我引导学生拿出花片进行操作,在学生自由操作后,又引导学生把红花片和蓝花片一一对应地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的方法,体会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

13、学“连加、连减”这一内容时,用复合投影出示:地上有3只小鸡,然后抽拉复合片又跑来2只,再慢慢走来1只。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都抢着回答:“草地原来有3只小鸡,先跑来2只,又走来1只。”接着提问:“一共有几只小鸡?谁能说算式?”学生一齐回答:“3+2+1=6。”这时我反向抽拉复合投影片: 1只小鸡先走了,随后又走了2只。又问学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答出:“有6只小鸡,走了1只,又跑了2只”。接着我又问:“还剩几只小鸡?谁能说出算式?”学生很快算出:“6-1-2=3。”类似投影等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泼生动的动画情景展示给学生,不仅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而

14、且也易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二、 运用启发式教学,唤起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巧妙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特别是,教师应注意问题的思考性和启发性,鼓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为揭示乘法的意义,可以先出示3盘苹果,每盘放2个,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说出是3个2相加。再添一盘苹果,问现在变成几个2连加呢?学生回答4个2连加,加法算式2+2+2+2=8;然后引导学生想像,假如有5盘、8盘,分别是几个2连加?20盘、30盘、100盘呢?如果是100个2连加,写出加法算式是非常麻烦的。怎么办呢?这时再揭示乘法就水到渠成了。三、 通过形式

15、多样的练习,引发兴趣小学生要真正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必须经过足够数量的练习才能实现。但重复、单调的练习题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现行教材中的练习题由浅入深、目的明确、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比如教材中的“夺红旗”“找朋友”“对口令”“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数学游戏”等等,都充满了趣味性。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适时灵活地安排这些练习内容,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相反能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把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故事中去,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学习找规律后,设计“帮助小动物找妈妈”的游戏,投影出示:然后,找四个小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小兔、小狗、小猫,面具上分别写9、12、6、10。让他们分别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这样的游戏也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四、 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兴趣学生在产生学习兴趣之后,往往就不会满足于课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数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低年级可组织数学表演活动,让学生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开展数学竞赛,办简单的数学专栏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主动探求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较好地发展了其数学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