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0722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 人生道理。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儿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L1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 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 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 发一次脾气就在篱

2、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 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 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 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 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 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儿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 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 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乂对他说:”今 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 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

3、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 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 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 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 做一个好孩子。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2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 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 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悄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 什么区别呢?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

4、确 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 通向自我幸福的路。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 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 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一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 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 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 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 弃,

5、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 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 用。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3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 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 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

6、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 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 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 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 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 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 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 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 的有效信

7、息。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 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 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我总不悄愿,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 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知道感恩,总惹他们生气,伤心,太不应该了。 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 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 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

8、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4今天早上,我观看了江苏教育电视台的“于丹讲座”,深有感触。于丹老师首先就说:“做人,就要学会自我控制。”于丹老师还讲了一个故 事:从事有一个小男孩,他脾气非常暴躁,一天要发火许多次。他的爸爸拿过一 块木板,对小男孩说,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往上钉一颗钉子,一天下来,木 板上竟有30多颗钉子,小男孩很是惊讶,“我不记得我发过那么多次呀! ”他 的爸爸对他说:“所以,你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儿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 终于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爸爸首先给予他鼓励,接着让他把钉子全拔下来:“你 现在虽不发脾气了,但对人家造成的伤害就如这木板上的洞一样,永远不能磨 灭。”接下来,于丹老

9、师讲了有关“孝”,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主题。看到这儿,我不禁联想起我的生活。在生活中,我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发脾气。 有一次,我做完了一课一练,却忘记检查了,妈妈提醒我检查。虽然我明知 是我忘了,但我还是嘴硬“我知道的。”检查完毕后,我开始做补充习题, 但一做完乂忘记检查。妈妈再一次提醒了我,那时我却显得极不耐烦,“都怪你 把我弄得心烦意乱,不然我肯定会记得检查的”我对妈妈吼道。妈妈气不打一处 来“我好心提醒你,你还不耐烦了 ! ”回想起这件事情,我感到十分的惭愧, 爸爸妈妈平时对我要求严格,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中的照顾,一切都是为了我的 健康成长,而我却经常摆脸色给父母看。孔子曰“色难”,易指给长辈好脸色。 尽管做起来很难,我也依然要努力去改正我的不足。因为生活中有许多的挫折与 失败,我们不能被困难击倒,要很快地进行自我修复。越快,你享受的快乐时光 也就越多。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不说空话地一起实践于丹老师的理论吧,一起加 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