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73775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既体现在经济理论上,也体现在经济政策上。经济理论。相同: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并且两者的需求曲线一般说来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不同:一方面,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因而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商品的价格和成交量;宏观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另一方面,两者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形态虽差不多,但其原因却是不同的。经济政策。相同:二者都是政府运用一定经济手段引导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

2、,使之趋向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不同: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上的问题,纠正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失灵”;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虽然也得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来实现,但这个目标主要不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二是解决资源利用问题。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而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充分就业均衡: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所描绘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当经济体系达到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状态时,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将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失业、资源和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萨

3、依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其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而凯恩斯定律是说,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其核心是需求能创造出自己的供给。由此可见,这两个定律的内容是截然相反的。产品市场均衡与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均衡指的是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状态。货币均衡是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量间保持基本平衡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

4、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流动偏好与流动性陷阱:流动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由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消费和投资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挤出效应。粘性工资、伸缩性工资:粘性工资指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迅速的变动。与之相反,伸缩性工资指

5、工资率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调整。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通货膨胀与消费物价指数: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

6、着通货膨胀。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居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而经济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

7、气循环,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功能财政:是指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盈余,也可以为赤字,而不能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存款创造、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创造是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新注入的一笔存款能产生数

8、倍于其投入量的银行存款,这一过程称为存款创造。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单一货币规则: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最佳选择。这种使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的主张便被称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论述题5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提高消费需求的意义和路径。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拉动经济

9、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重视和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意义:增加城乡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着力开拓消费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路径:调整收入分配,提高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调整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型大国向消费型大国转变,扩大消费需求。7阐释IS-LM模型。运用这一模型说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作用。答:IS

10、曲线是产品市场中反映利率和收入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货币市场中反映利率和收入间关系的曲线。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两条曲线交点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然而,这一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假设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是y。和r。,但充分就业的收入是y(如下图)。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需要依靠国家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俩调节国民收入。如果政府增加支出,

11、或降低税收,或者双管齐下,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当IS曲线上移到IS曲线时和LM曲线相交于E。点,就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货币政策时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改变利率和收入,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果移动到LM曲线时和IS曲线相交于E点,也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8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框架,该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有何启示?答: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其基本理论框架是:(1)封闭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IS-LM模型。AD-AS模型。(2)开放经济条

12、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启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同时,为我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比如我国目前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确立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思路,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从低收入阶段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并正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

13、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2.简述AD-AS模型,谈谈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的认识。答:AD-AS模型是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下图表明当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相交于E点时,产量(Y)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yf,价格为P0,而此时的P既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总之,E点表示宏观经济管理的短期目标,即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意义:(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

14、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与重要创新。由以前的过度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依赖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不断地提高供给升级,不仅是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与创新。要改变这一困境,必须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缓慢的环境下,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相对减弱。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必须主动选择改革措施去迎接与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供给侧管理与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机融合,构建面向全球的利益共享结构,提高利益结构竞争力是我国改革的主动选择。(3)推进供给侧结构

15、性改革,是顺应和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的推动力,这将会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来影响我国的未来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需求侧的发展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顺应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15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解读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关于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的几点看法:新常态下的中高速有利于向更高发展

16、水平跃升。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同于世界经济“新平庸”,不仅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特征,而且经济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在世界上仍是较高增速。此外,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必经阶段。从长期看,一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助推经济较快增长的“低垂的果子”会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在更高阶段上只能取得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所以,我们自己不必在速度问题上过分焦虑,国际社会也没有指责中国增速不够高的理由。新常态下的中高速有利于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实现各项既定目标。中高增长速度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提,也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举措奠定了基础。粗放型发展方式受到资源环境制约已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