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71783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蔓荆子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蔓荆子的临床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蔓荆子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本经谓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珍珠囊谓其“疗太阳头痛,头沉昏闷。除昏暗,散风邪,凉诸经血,止目睛内痛”。本品含挥发油(为樟烯、蒎烯等)、生物碱、黄酮类、维生素A。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生蔓荆子醇提取物有显著镇痛作用,并有解热和镇静作用。因含维生素A类物质,对夜盲症有一定疗效。临床运用: 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辛而微寒,能散风热,但不以解表见长,偏于清利头目,故风热表证而见头昏头痛或目赤流泪者,较为多用。且多配伍薄荷、菊花等药。,亦可用于风寒感冒,头身疼痛者,如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以其与紫苏

2、、防风等同用。 用于疼痛证。本品止痛之功,还可用于头风痛、痹证、牙痛及胃脘痛等证,常配祛风止痛药以增强止痛之效。如医学启蒙川芎羌活散,主治头风痛。常用量:612g.名家经验蔓荆子治三叉神经痛有良效:刘永业用蔓荆子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对三叉神经痛有良效。具体用法是: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粗末,入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2例,治疗7天痊愈者31例,占73.8%.如治王某,女,39岁。罹左侧头面疼痛3年余,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痛苦异常。近来又作,症见左侧头面、眼眶及

3、口周疼痛,势如烧灼,伴有头晕、烦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蔓荆子酒服用,连服3天,疼痛大减,服完一周,数年顽疾获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据珍珠囊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王海藏云“搜肝风”,千金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现代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肌肉神经痛.。故本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奇效。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病情而稍作加减,如属风寒外袭者可加细辛、荆芥;火热内盛者可加夏枯草、杭菊花;血瘀阻络者可加当归、川芎等。(中医杂志41(12):712,2000) 蔓荆子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蔓荆子性

4、味辛苦、微寒。治疗头痛眩晕有很好疗效。已故名老中医李浩儒对蔓荆子治疗头痛、眩晕有独到之处。认为蔓荆子,蔓走经,荆主风,子下沉。故有专门走经祛风镇痛的作用。他治疗头痛、眩晕分虚实两类。如属实症者,用蔓荆子50g,白芷10g,川芎3g,荆芥10g,黄芩15g。如属虚症者,用蔓荆子40g,防风5g,黄芪15g,苍术10g,山茱萸15g,山药20g,白豆蔻3g。方中蔓荆子需打碎或研碎,生用或微火炒均可用之。30多年来,笔者采用李浩儒老中医运用蔓荆子的经验,用蔓荆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60例,收到满意疗效。如治彭某,男,50岁,主诉;眩晕、头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周。1周前因工作劳累突然头昏、眼花、

5、耳鸣、呕吐、恶心、眩晕不止,X线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经神经科、骨科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处方:蔓荆子40g,山茱萸15g,山药20g,黄芪15g,白术15g,南沙参15g,白豆蔻5g,甘草6g。浓煎成300ml,频频服之。服药1剂眩晕明显好转,再服2剂而愈。以后每因劳作后服上方1剂预防本病,随访6年未发。 (中医杂志41(12):712,2000) 蔓荆子是治疗胃炎的良药:蔓荆子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要药。1993年春黄永刚、文国刚遇一久治不愈的胃炎并伴白内障初起的患者,采取在辨证处方中加入蔓荆子30g,连服5剂后胃痛竟失,2月后经复查胃镜,胃炎痊愈。笔者深受启发,遂用此法治疗慢性胃炎。现

6、将19931995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47例报告如下。47例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性别、年龄、病程两组大体相同。治疗方法:浅表性胃炎用胃舒1号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蒲公英、白及、佛手、僵蚕、砂仁、儿茶(分次加煎);加蔓荆子2030g。萎缩性胃炎用胃舒2号方:百合、生地黄、党参、乌药、白芍、黄芪、苏叶、黄芩、薏苡仁、丹参;加蔓荆子2030g。对照组不用蔓荆子。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并作胃镜复查。结果:症状(烧心、胀、痛为主)消失时间治疗组平均14.3天,对照组平均26.1天;胃镜像: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13例,好

7、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74%。 典型病例:赵某某,女,27岁。因胃脘灼痛,胀痛3年,加重1月,于1992年12月7日初诊。其时脘胀以晚饭后至次晨45时为甚,嗳气或矢暂舒,胃痛隐隐、纳差、消瘦、神疲。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每逢生气则自觉腹胀如鼓不能进食。胃镜报告为浅表性胃炎;先投胃舒1号方2月余,胃脘灼热稍减,胀痛如前;继用理气、活血、益气、养阴及虫类走窜之罔效,反而痛势有增。在原方中加入蔓荆子30 g,2剂后胀痛减,胃脘灼热消失,连服1月,诸症悉除,复查胃镜示胃炎痊愈。药理研究证实,蔓荆子水煎及提取液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胃炎,效果良好。此外配儿茶治疗胃溃疡疗效尚佳,不妨一试。(中

8、医杂志41(12):712,2000) 蔓荆子泻肝潜阳治不寐:王雪英在临床实践中,以蔓荆子为主治疗因肝郁化火导致的寐证,有较好的疗效,兹举案例如下。王某某,女,49岁。烦急易怒,彻夜难眠3天。患者3天前因暴怒出现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大便秘结,3天来整夜不寐,曾一次服用安寐片、佳乐定23片,效果不著,今来就诊。患者精神抑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热扰心神,神不守舍。处方:蔓荆子30g,黄连15g,水煎200ml,睡前1小时服。当晚夜间能睡3个小时,服第2剂后,睡眠基本正常,5剂后诸症悉退。蔓荆子,苦、辛、平,入肺、肝经,能散风热,疗头痛并有镇静

9、作用,治疗肝郁化火引起的不寐,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中医杂志41(12):713,2000) 蔓荆子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余尝闻民间有一单方,主药用蔓荆子配伍猪肉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可靠,兹介绍如下。方用蔓荆子5g,猪肉50g。蔓荆子研粉,猪肉剁细。蔓荆子粉与肉拌匀,炖熟,一次服完,日1次,一般服23日可见效。典型病例:患者女85岁。65岁时视力开始昏花,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余经常给患者服此方已20年,患者仍可以穿针引线。据口惠英临床体会,本方法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中医杂志41(12):713,2000) 蔓荆子清利诸窍有奇功:蔓荆子辛苦微寒,功能疏散风热,因其气味芳香,质轻扬上,善于清利头

10、面诸窍。阎振哲随症配伍,治疗以下诸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流行性结膜炎:本病中医称为“天行赤眼”,临床表现为双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自觉刺痒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以蔓荆子12g,菊花15g,桑 叶15g,决明子10g,荆芥、防风各10g,水煎,趁热熏蒸双眼,温后口服。一般35日可愈。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属中医“鼻渊”范畴。治疗宜疏散风热,宣通鼻窍。方以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随证加减,亦趁热熏鼻,温后口服,曾用此法治疗本病10余例,多在10剂内痊愈。牙周炎:牙周炎属中医“牙痈”、“牙宣”范畴。多由

11、胃热粘蒸齿龈,临床表现为牙痛、牙根宣露、龈肿,按压齿龈可有溢脓或出血。用蔓荆子合清胃散煎服,另用蔓荆子10g,生石膏30g,细辛5g。煎汤漱口,热含冷吐,不拘时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中医“脓耳”范围。方以蔓荆子15g,生地15g,丹皮15g,升麻6g,桔梗10g,黄芩12g,夏枯草15g,车前子30g,丝瓜络10g。每日1剂,水煎服。全方共奏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之功,使邪热得出,毒解脓散,其病自愈。(中医杂志41(12):713,2000) 蔓荆子治疗习惯性便秘:董俊锋在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也能治疗习惯性便秘,且疗效显著。如:张某,男,35岁。头痛数年,时轻时重。笔者嘱其将蔓荆子60g,煎汤20

12、0ml,每日分3次口服。1周后复诊,患者告其头痛已基本消失,自服蔓荆子后,已患了近5年的便秘也随之而愈。王某,女,27岁。产后两周后,大便秘结难解。查体:病人面色苍白,体胖而虚,动则汗出喘促,舌质淡,脉浮而缓。综合脉证,该患者乃产后血虚,津枯便秘,此乃虚秘也。笔者未循常法,而以蔓荆子150g分3次煎服,次日便软而解,诸证悉除。便秘由多种原因引起,其治疗方法有寒下、温下、润肠通便等法,方书未见蔓荆子有通便之功。笔者偶然发现蔓荆子能治疗便秘,并且作了20余例观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蔓荆子除具有疏风清热、凉肝明目之功外,还有清热润肠之作用。(中医杂志41(12):713,2000)蔓荆子可治

13、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属中医之“麻木”之范畴。仵思民等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应用蔓荆子研末入胶囊治疗此证,每有良效。如:牛某,男,60岁。双小腿对称性虫爬样异常不适感2年余,夜间加重,甚则常于夜间走床活动以使症状减轻或缓解。曾在本院检查肌电图、铬、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按不宁腿综合征处理,予西比灵等扩血管、改善血供、活血化瘀药物,治疗2个月有效,但停药则复发。后又服复方丹参片、肌醇片、消炎痛、V-B1等均收效不显。遂求治于中医。诸症如前,查BP20/11.5kPa,双下肢无浮肿,无青筋盘曲或肌肤甲错,舌黯红,苔黄稍腻。脉弦涩。辨证属血瘀痰阻,治宜活血通络镇痛,方用蔓荆子合复方马钱子散。处

14、方:蔓荆子1.5g,地龙1g,制马钱子粉0.2g。共研末装入胶囊(6粒)为1次量,日2次,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舌脉如常,服药期间无发作,随访一年无复发。朱某,女,58岁,双小腿麻木难忍,夜间尤著1年多。每夜睡眠中重复性的下肢肌肉收缩达数10次。每次约2分钟。曾于50岁时患更年期综合征,用西药治疗持续4年而愈。1年后出现此证,经内分泌、泌尿、神经科多方面检查未见异常,曾口服安定及卡马西平等药,疗效欠佳,转治于中医。症如前述,舌黯有瘀斑、苔黄腻,脉涩。因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气血失调,致气滞、血瘀、痰阻。中医诊为麻木,证属气郁痰

15、阻碍,西医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处方:蔓荆子1.5g,炒水蛭0.5g,共研末入胶囊(4粒)为1次量,日2次,30日为1疗程。20天后症状消失,连服2个疗程,随访一年无复发。按:不宁腿综合征(RLS)为下肢的感觉异常或疼痛,动作后暂时减轻,一般见于老年人伴有PMS(睡眠中周期性动作)者,有时为服用三环类抗忧郁剂或停服镇静剂所激发。西医治疗无特殊疗效。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瘀血痰阻,瘀血阻于经脉,则见肌肉疼痛、抽搐,舌紫暗或瘀斑,痰滞经络肌肉,故见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本病所及之“痰”,乃无形之痰,治疗多以活血通络为主。蔓荆子,本草经集注载: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经络所行,皆达病位,其功效除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外,尚能镇静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已表明,该药具有兴奋周围神经作用。另外蔓荆子浸酒水煎外洗,湿敷止双小腿,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其症亦可缓解。本方孕妇及妇人月经期忌用,对于复方马钱子散中出现地龙过敏或马钱子毒性者,应作适当处理和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