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论教大胆提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65339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论教大胆提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学论教大胆提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学论教大胆提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论教大胆提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论教大胆提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学论教 大胆提问看电视教学反思看电视是一年级下册一首儿歌,主要讲一家人看电视的过程中其乐融融,互敬互爱,宏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就是美妙的意思。也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认为“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师:看大家讨论得这样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

2、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提一个问题?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生:为什么说“我们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生:为什么课文的前面说“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课文的最后一节还要说“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生:为什么前面的“奇妙”后面用的是横线,最后一节的“奇妙”后面用的感叹号?师:(板书:-)这个符号不叫横线,叫“破折号”。生:那什么叫“破折号”?有什么用啊?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你们能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吗?生:老师我还想提问题。师:好,你问吧。生:什么是:“咿咿呀呀的”? (许多学生都笑出声来,还说:“这都不懂啊?”该生脸都红了。)师:你们别笑,能提出问题就说明认真读书,认真

3、思考。我想他肯定没听过京剧,谁来帮帮他?生:“咿咿呀呀”就是这样。(学唱京剧,全班哄堂大笑。)师:学得真像,懂得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真棒!生:“精彩”是什么意思?生:爸爸明明是足球迷,为什么要把精彩足球赛关掉?师:(板书:精彩)非常好,你问到关键了,待会儿读到这一段时,大家可要认真思考。生:“打盹”是什么意思?生:(生笑)这有什么难的!我知道,就是“打瞌睡”嘛!师:谢谢你帮他,不过,可别笑他,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嘛!生:那么“打盹”和“睡觉”不是重复吗?能不能只说“我和爸爸都在睡觉”或“我和爸爸都在打盹”呢?师:好问题!(师笑着看了看刚才回答问题的男生)你还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吗?生:(搔了搔头

4、,不好意思地笑了)师:那好我们读课文的时候再来解决,还有问的吗?生:“啥时”是什么意思?生:奶奶为什么不看电视,只看我们?生:“直叫”是什么意思?生:“快射门”为什么用感叹号?生:我觉得“好球,好球”后面也可以用感叹号,为什么课文用的是“逗号”?生:我们家每个人心里装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说你也知道?我就不知道呀。教后反思什么是问题意识?它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者感到疑惑的问题。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仪。而教师的提问是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深层次的思考

5、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问学生初读课文后有没有遇到难题,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我非常高兴。高兴的是学生提的“奇妙”一词刚好是课文的字眼,这也我心中确定的教学思路是一致的。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奇妙”一词继续提问题。应该说学生提的三个问题是十分精辟的,我非常高兴,这说明一段时间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颇有效果的。因而,我马上又问:“你们能通过自己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准备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没想到,学生说:“老师,我还有问题要问。”我

6、一时有点犹豫,让他们继续问下去吗?会不会打乱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如果一意孤行阻止他们的提问,会不会扼杀了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呢?会不会影响课堂节奏?我有些忧郁,但我还是让他们继续提问,果然,学生又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课后想想,我心中固有的教学模式还是在不断地发挥作用,我差点又屈服于习惯的力量。我想,老师有容纳学生提问的雅量,学生才有想提问题的欲望吧。后来提的问题中,学生有的问题提得较为浅显,比如:“咿咿呀呀”“直叫”“啥时”等,我在课堂中马上就请同学及时帮忙解决;有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就留待讲读课文时再随机解决。从所提问题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一节课里,所表现出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有区别的、有层次的,这也是正常的。在这次的教学中,也使我想到,我们在今后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而且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遵循学生思维,及时调控课堂,精心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围绕课文提出有价值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