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65240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副本(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与教互相作用过程的模式 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种系统过程,涉及学生、教师、教室内容、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错在一起。2、学习与教学因素 教学五要素:a.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别、个体差别影响学与教过程) b.教师教学中起核心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c.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故意传递的重要信息部分,体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体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 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措施) e

2、教学环境涉及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窗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措施、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措施、教学组织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窗以及教学信息的互相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b.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过程交错在一起,互相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环绕学习过程进行,并通过学习过程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

3、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增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步,这三种过程都受学习和教学因素的共同影响。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a 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b.对人类学习过程的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引。2、教育实践意义:a 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协助教师指引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b 提供多种研究措施和角度,协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初创时期多以一般心理学的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桑代克 教育

4、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人是一种生物的存在”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总结了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她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杰列夫 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但未自成体系 2、发展时期汲取小朋友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 行为主义: 强调客观性,注重实验研究 实用主义:杜威 “从做中学” 维果茨基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3、成熟时期正在形成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4、深化拓展时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布鲁纳1994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 a积极性,研究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与教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 反思性

5、,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对于元认知和自我调控的学习,过去讲学习是通过知识的传递,而目前是讲对知识的积极理解、建构和获得。 c. 合伙,共享教与学中所波及的人类资源,注重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犹如伴辅导、合伙学习、交互式学习等,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伙相结合。 d. 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发生都不是在白板上进行,而是在文化背景上建构而产生。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运用第三节 教育

6、心理学的研究措施一、研究的措施(一)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 、定量研究 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查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基本过程:假设抽样资料收集(问卷实验)记录检查 、质性研究 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二)几种基本的研究措施 1、观测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又分为教育实验和教学实验 、教育经验总结法 一般环节:选择研究对象、收集材料、筹划与实行、经验概括、总结成果。(三)教育行动研究1、特点:a. 情境性。 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 . 合伙性。 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协作 参与性。 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研究

7、的实行中 d 自我评价。 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过程:. 从平常教学情境中拟定、评价和形成故意义的问题 .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协商 c. 查阅有关文献,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 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 e.选择研究程序 .选择评价措施 g.实行。实时根据反馈提出进一步改善措施 h 资料解释(四)设计型研究二、研究的环节 1、科研选题既要考虑对事件的指引意义,又要考虑有助于理论建设。 、形成研究问题问题描述要明确具体,对其中的概念加以界定。 3、拟定变量和选择测量技术(自我报告、直接观测、测验、教师或同班的评价) 4、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措施描述性研究: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

8、观测法、调查法)实验性研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变化情境的某一方面而注意其效果。(实验法)三、研究的有效性 、在研究之前被研究的各组与否随机平等 2、除自变量外与否所有的变量都受到了控制 3、各组的测量过程与否一致 、研究的成果与否源于实验过程而不是对情境的好奇5、研究设计者与否以某种方式曲解了成果 、与否有理由肯定这个成果不是由于偶尔性而产生的 、这个特定的研究成果与否适于其她类似的情境 8、这个研究可反复吗? 第二章 学生心理(重点章)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P30) 发展在很大限度上依赖于小朋友对周边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积极互动。 智慧是

9、有构造基本的。 所有生物涉及人在与周边环境的作用中均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构造,实现认知发展。 小朋友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其认知构造受到刺激影响而发生变化。(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1)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萌芽阶段) 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获得平衡。 2、前运算阶段(2岁,表象式形象思维阶段) 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用表象符号替代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 、具体运算阶段(71岁,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 凭

10、借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岁至成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能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推演。思维灵活。(三)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平衡化(四)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1、不主张给小朋友那些明显超过她们发展水平的材料 2、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3、小朋友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别附: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奉献:确认小朋友智力成长的内发性和积极性;确认小朋友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小朋友认知发展的成长速度不一。 (2)教育参照价值:按照小朋友思维方式实行知识教学;遵循小朋

11、友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别实行个别化教学。 (3)缺陷: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性行为;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论”:人的高档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小朋友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多种活动、社会性互相作用不断内化的成果。(二)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档心理机能的基本上,逐渐向高档机能

12、转化的过程。 重要体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多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构造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档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近来发展区P39 意义: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小朋友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在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教学应适应近来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近来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四)内化学说(五)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本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 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伙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引

13、作用 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集齐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重要区别: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小朋友自身自然的成长,不太注重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会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力倡教育增进作用,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之内。第二节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P42) 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觉得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每一种危机都波及一种积极的选择与一种潜在的悲观选择之间的冲突。 1、信任对怀疑(01.岁) 、自主对羞怯(1.5-3岁) 、积极感对内疚感(3-6、7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8岁) 6、友爱密切对孤单(8-30岁)7、繁殖对停滞(30-60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0岁后来)附:对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评价:长处:a.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作用 b 从整体上,从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互相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