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5561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一、检验科医疗废物内容。门诊体液标本、各种血液、采血针管(包括棉签、棉球)、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基。二、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所有以上废物均应暂存于防漏的容器内,不得随意乱丢,用黄色袋盛装感染废物于密闭的容器内消毒后,送医院废物管理处集中处理,由工人完成并做好记录,运送过程中不得污染环境。三、门诊体液标本。加入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四、采血针管。用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五、血液标本及其试管。煮沸_分钟消毒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六、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用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

2、袋内。七、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物。高压消毒灭菌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二)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2.实验室垃圾应当分类后处理,分别装入黑色(无生物危害)或红色(有生物危害)垃圾袋中。3.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4.采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6.各种器具应

3、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7.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8.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9.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10.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11.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期检查。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12.一般标本发出报告

4、后视检测项目保留二十四小时至_月,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一、检验科医疗废物内容。门诊体液标本、各种血液、采血针管(包括棉签、棉球)、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基。二、检验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所有以上废物均应暂存于防漏的容器内,不得随意乱丢,用黄色袋盛装感染废物于密闭的容器内消毒后,送医院废物管理处集中处理,由工人完成并做好记录,运送过程中不得污染环境。三、门诊体液标本。加入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四、采血针管。用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五、血液标本及其试管。煮沸_分钟消毒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六、检测后反应板架杯。用_mg/l有效氯液浸泡_分钟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七、细菌培养标本及其培养物。高压消毒灭菌后归入感染垃圾袋内。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