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34500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小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课题编号:2014CXKT504)大庆市第十三中学地理课题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中期研究报告主持人:李曼丽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地理作业设计是地理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事情都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机会去体验,感悟,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作业的主体,但又是不同的个体,各自兴趣,能力都不同,有个体差异。所以作业可根据目标的确定,拟定各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去选做,这就打破了作业单一性问题,增加了作业弹性,考虑到了学生基础,发挥了

2、课外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我想多做些优化课外作业的研究,寻找一些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和谐共进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课后保持对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乐意做作业。创设情境对于优化作业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点,我决定研究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的课题。二、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优化地理课堂作业的指导思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的、有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的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地理教

3、学中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研究与反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积累地理素养。研究重点:课堂作业展示的内容、方式选择的有效性。研究难点:课堂作业展示中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三、课题的开题情况2014年6月15日大庆市教育科研科学 “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在十三中学初中部会议室进行了开题仪式。会上,教研室主任李文玲,就课题的实施进行提问,给出了实践性强的建议。通过与会人员的献

4、计献策,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细则。我校初中地理课题组接下来将踏踏实实做好这一课题研究工作,真正做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用成效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四、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进展情况2014年3月:1、提出设想,和相关人员共同对课题进行论证。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成立课题组(设课题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承担人及骨干成员人选,课题组成员分工如下:组长:李曼丽 组员:栾景波。主持人实验教师:李曼丽具体负责课题领导工作及完成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设置建议方案;栾景波负责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完成初中地理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2、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

5、学习,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知识。从课题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就开始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外作业、布置、批改、评价的理论文献,如让地理作业活起来、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减负增效学习中做到个人与集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荐组内成员阅读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名师作业设计经验等书籍,并且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课题组长会及时将理论学习登记表上的相关内容上传到课题网站上,真正使理论学习成果让课题

6、组成员共享。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们大家对地理学科的特色作业设计的认识更加深刻,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014年4月:进行实践,开展问卷调查。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们的课题组于2014年4月对学生进行了“学生作业问卷调查”、“学生家庭作业家长问卷调查”。 我们共调查了二个年级6个班的29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学生对现行的地理作业并不满意,有些练习题的难度过大,致使部分学生没有能力完成,对练习题的兴趣一般。但是练

7、习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所以85%的同学认为应该做练习题。因此,面对部分要求过高、过难或学生完成困难的题目,我们教师应该作出一些筛选,确定哪些题目为必做题,哪些题目为选做题。必做的题目,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选做的题目,老师引导完成。同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问多交流的学习习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生活的多元化使学生越来越活泼,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对“看课外书”及“动手作业”比较喜爱,对“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搜寻资源”也比较偏爱,但对一些常规、单一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倦感。学生喜欢老师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希望老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公开展出,加

8、强他们完成作品的动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2014年5月:实践探索,完成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设置建议方案。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认识到通过情境设计的地理作业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地理学习与地理考试成绩之间有时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多样性的地理作业可以使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评价。我们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大家在教研例会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一阶段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并且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通过对初中四册地理书的研读探究,制定了以下形式多样的地理作业,帮助学生巩固

9、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七年级地理上册本教材内容主要有五大章节:(一)地球和地图、(二)陆地和海洋、(三)天气与气候、(四)居民与聚落、(五)发展与合作,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和教材提供的相应活动,编制了以下的作业题目:1、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可用其它材料代替乒乓球)。2、绘制一幅学校地图(平面图,立体模型,电子地图)。3、制作一个等高线模型(可以是学校附近的一座山)。4、分小组到地理园观察登记每天的气温、湿度、风力、风向、降水等情况。5、上网搜索:气候对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生产、生活、习俗的影响的资料。6、自编小品演绎世界人种宗教的情况。7、做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进行游戏拼图

10、比赛。8、收集世界有特色的聚落图片(邮票、照片、日历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本教材内容主要有五大章节:(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二)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三)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四)西半球的国家、(五)极地地区。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和教材提供的相应活动,编制了以下的作业题目:1、上网查找亚洲不同国家有特色的文化风情的资料,再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在全班同学之间交流。2、每位同学选画一张不同国家的国旗进行展示。3、分组搜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在课堂上做小导游。4、搜集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资料,进行手抄报比赛。5、

11、从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关于两极的报导、图片和资料,办一期探索南北极的展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本教材内容主要有四大章节:(一)从世界看中国、(二)中国的自然环境、(三)中国的自然资源、(四)中国的经济发展,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和教材提供的相应活动,编制了以下的作业题目:1、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有关系吗?请你调查了解。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拼图制作和拼图比赛活动。3、举办博览会,进行中国民族服装及民族风俗习惯展示。4、举办制作中国地形图的比赛。5、举办中国地大物博与中国地大物不博辩论赛。6、参观水厂,写一份调查报告。7、对家乡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8、设计一份节水标志图

12、并设计一句节水广告语。9、搜集一些关于大庆市区或萨尔图区道路建设的一些图片(例如:高速公路、西城东城火车站等),举办一次“家乡新貌”图片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本教材内容主要有六大章节:(一)中国的地理差异、(二)北方地区、(三)南方地区、(四)西北地区、(五)青藏地区、(六)中国在世界中,结合教材教学要求和教材提供的相应活动,编制了以下的作业题目:1、搜集2014年北京承办世界影响的会议资料。2、搜集资料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专题报告。3、收集你家人或你自己的旅游照片,并谈谈自己的旅游经历。4、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草拟一份宣传长江三角洲旅游的资料。5、画一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差

13、异的图表。6、就“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7、参观家乡的某间企业,写一份观后感。 2014年9月:实施并收集学生作业,全面总结矫正、撰写研究报告。五、取得的研究成果1显性成果:(1)完成了初中地理作业现状的调查报告。(2)完成了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设置建议方案。(3)根据小课题研究内容成了论文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情境设计。(4)收集了部分学生的作业设计。(5)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2、隐性成果:(1)学生方面:形式多样的地理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学生的终身发展。(2)教

14、师方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设计形式多样的地理作业,并贯彻实施,力尽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开心幸福。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惑:1. 初一年级实施地理作业情境创设比较顺利,但是初二年级面临地理结业考试的巨大压力,很多老师甚至学生都认为情境创设浪费课余宝贵时间,影响考试复习进度。 2. 情境作业设计在初一年级实施过程中课堂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仅凭期末总结很难获得全面的评价。 3. 初二年级学生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学生对于情境作业设计的活动参与度不够,没有初一学生积极活跃。七、下一阶段的任务1加强学习,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 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引领课题研究。 2尽量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符合不同年级、不同时段、不同教材、贴近学生需求的情境作业设计,不生搬硬套他人的情境创设,深入教材,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创设情境与无痕之中。3力争把地理作业的情境创设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学生完善情境作业设计的评价体系。4. 请本组地理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听课评课,听取意见,不断改进情境作业设计。不断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